管理方格理论在生产车间管理中的应用
日期:07-24
○胡林磊
位于南京市溧水区洪蓝镇上的南京胜捷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主要从事汽车冷却风扇和鼓风机的制造和销售。员工规模达500余人,随着业务的发展,传统的车间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状。只关心生产,不关心团队士气,只会致使员工抱怨管理人员管理方式粗暴,产生的月产量经常不达标、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改变现状迫在眉睫。
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收到上级主管指示后,立即成立5人调查小组,对车间管理进行调查。通过一周的调查,发现不少问题,将这些问题汇总和归类得出以下结论:
1.员工层面问题根源:员工将产量指标作为唯一目标,源于公司长期以产量为核心的考核机制和管理层对产量的过度强调。这一导向让员工形成了“唯产量论”的思维,忽视了产品质量和工作规范。同时,产量任务过大导致员工身心疲惫,产生情感麻木,缺乏团队协作意识,认为帮助他人可能影响自身产量,破坏了团队的互助氛围。
2.管理层面问题根源:管理层采用“一刀切”的产量指标管理、命令式沟通以及严厉处罚措施,反映出其管理理念落后。管理层过度关注短期产量结果,忽视了员工的实际情况和合理建议,缺乏对员工的尊重和关怀。这一管理方式导致员工积极性受挫,与管理层关系紧张,难以形成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3.公司层面问题根源:公司以“效率至上”为核心的组织文化是各类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在这种组织文化下,制度设计、资源分配等都围绕产量和效率展开,忽视了员工的需求和发展,短期效益虽可能显著增长,但长期发展缺乏可持续性,员工流失率高、团队协作低效等问题逐渐凸显。
当调查小组调查完并汇报了相关内容后,最终得出结论:在车间管理中,公司采取的重“生产”的管理模式需要立即改变,并一致认为利用管理方格理论可以改变车间管理现状。
美国学者布莱克和莫顿在领导行为四分图的基础上提出管理方格理论。该理论以对人的关心和对产量的关心作为两个坐标轴,建立一个XY的坐标系,Y轴代表对人的关心度,X轴代表对产量的关心度。然后将XY的坐标各划分为9等份,形成81个方格。当评价一个企业时,就按照两方面的行为寻找交叉点,这些交叉点便是企业行为的类型。根据之前调查汇总的所有信息以及与总经理沟通确认的利用管理方格理论来管理车间的方法,制定了一个实施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召开车间管理层和员工代表会议,向其介绍管理方格理论,并通过管理方格理论分析自己属于何种领导方式。二是建立目标,经过大家讨论和决议,把目前9.1的管理模式向8.5的管理模式转变,并建立相关规定标准。三是改变车间会议制度,由之前的处罚为主,改成轻松愉悦的会议制度,尤其在早会上,多表扬、少批评,会议形式多样。四是加强对车间管理层的培训,改变管理模式,产量任务不是第一要素,做一个民主、善于接纳员工意见的领导,尊重员工,关心员工。五是建立车间建议箱制度,充分接受员工建议,对有效建议进行表扬和奖励。六是成立员工心理辅导驿站。七是每个月进行复盘和总结,不断优化和完善管理方式。
2025年5月,经过一年时间的应用实施,在车间所有人的配合和努力下,车间管理已经焕然一新,员工脸上洋溢着微笑,团队氛围融洽。南京胜捷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车间管理实现了从9.1模式到8.5模式的跨越,员工离职率大幅下降、满意度显著提升,产量实现逆势增长30%,验证了“既重生产又重人文”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未来,车间管理仍需向9.9最佳模式提升,让“高效生产”与“员工幸福感”形成良性循环。这一实践也为汽车零部件行业车间管理提供了参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唯有兼顾效率与人性的管理,才能构筑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