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经济报

技术跨界融合:生物医药创新的机遇

日期:07-23
字号:
版面:第T06版:理 论       上一篇    下一篇

生物医药产业属于全球科技创新的关键领域,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编辑等新兴技术涌现,跨界融合给医药研发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发展机会。跨界技术的运用,不仅让药物发现、临床试验等流程加速,还推动了精准医疗、个性化治疗等新型医疗模式的进步。本文主要探讨人工智能、脑机接口、3D打印等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走向。

一、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与医药研发的深度交融,使药物发现及开发模式焕然一新。过去传统的药物研发历程漫长且充满艰难,不仅要投入诸多的人力与物力,还存在很高的失败率,而人工智能的出现给这种艰难处境的化解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借由机器学习算法,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在数量庞大的生物医学数据里探寻规律与联系,从而加快药物筛选和优化的节奏。

在药物设计方面,人工智能可利用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技术,精确剖析化合物跟靶点蛋白的结合机制,预测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生物活性以及毒理学特征,如此一来,大幅减少了候选化合物的筛选用时。在临床试验方面,人工智能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迅速分析医学文献和电子病历数据,找出适合参与试验的患者群体,优化试验设计及受试者招募方案,提升试验的精准程度与成功概率。众多医药企业已然察觉到人工智能带来的契机,例如辉瑞、罗氏、默沙东等跨国药企都纷纷和人工智能公司展开协作,构建智能药物发现平台。阿斯利康更是投入上亿美元,成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医药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国内诸如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医药领军企业,也在积极规划利用人工智能助力新药研发。以后,人工智能或许会成为药企的必备元素,重新构建医药创新格局。

二、脑机接口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脑机接口作为连接人脑与外部设备的纽带,是神经科学与工程技术交叉的结晶,这一前沿技术的突破,让“意念控制”的科幻场景走进现实。通过在大脑皮层植入微电极阵列,脑机接口系统得以采集高分辨率的皮层电信号,解码用户意图,从而操控外部设备;反之也可将外界信息转化为电信号,直接传输给大脑。这种“双向通道”,为脑疾病治疗开辟了新路径。

以“失去的肢体”为例,运动神经元的损伤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脑机接口可将运动皮层的神经电信号提取出来,驱动机械臂或外骨骼,帮助瘫痪患者重获运动能力。在感官缺失方面,视觉、听觉等传入神经元的损伤会导致失明、失聪。借助脑机接口,可将摄像头、麦克风采集到的信息转化为电信号,直接传入大脑对应区域,使人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视觉和听觉。

除了运动和感知障碍,脑机接口还有望应用于癫痫、帕金森病、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脑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通过实时监测脑电波的变化特征,可及早识别异常放电活动,从而预警癫痫发作;通过调控异常神经环路的活动,可有效缓解帕金森综合征症状;通过电流刺激特定脑区,可干预抑郁症相关的情绪障碍。虽然技术尚不成熟,但脑机接口已初露锋芒。2025年,湖北发布的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让这项技术离临床落地又近了一步。可以预见,随着材料、算法、手术工艺的迭代优化,脑机接口有望在更多脑疾病治疗领域实现突破,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三、3D打印在个性化医疗器械制造中的应用

在医疗行业里,患者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别,往往使得“一刀切”式的标准化器械难以充分满足临床的个性化需求。3D打印技术逐渐兴起,为精准打造个性化的医疗器械提供了全新的思考方向。3D打印技术和传统的“减材制造”不一样,它采用的是“增材制造”的模式,也就是通过一层一层打印,不断叠加材料,最终塑造出三维的实体。这种从下往上的制造手段,让3D打印具备了灵活、快速又精准的优点。

在骨科范畴内,3D打印正成为制作个性化植入物所依据的“高标准”。过去传统的人工关节,尺寸通常都是统一的,很难与所有患者适配,做完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比较高。而3D打印能够依据患者的CT影像数据,准确获取骨缺损的三维具体形状,接着以钛合金、钽这类生物相容性比较好的材料当作“墨水”,打印出和骨缺损部位完美贴合的个性化植入物。这么一来,既减少了手术所需要的时间,又提高了植入物的稳固程度和使用时长。

在口腔正畸方面,传统的牙套一般采用热塑成型的工艺来制作,会出现变形、牙齿不贴合等毛病。3D打印就可以直接按照患者牙齿的数字化模型,快速“打印”出非常贴合牙齿的透明塑料牙套,整个制作流程实现了数字化和自动化,不仅缩短了治疗的周期,还让患者佩戴起来更加舒适。在修复重度畸形的问题上,还能用3D打印制作个性化的牙冠、嵌体等修复物件以及种植导板,用来引导精准种植。随着3D打印材料的不断丰富,还有影像处理技术以及建模算法的持续完善,3D打印这项技术在个性化医疗器械领域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为患者提供私人定制般的智能医疗服务。

跨界技术同生物医药相互交融,正促使医药创新的格局发生改变。人工智能、脑机接口以及3D打印等处于前沿位置的技术投入运用,让新药研发的速度加快,推动新型医疗模式不断发展,也使得个性化医疗器械制造得以出现。往后,伴随着技术持续取得进展,且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生物医药产业在更多范畴有望实现突破。跨界融合所催生的契机,肯定会给全球医疗健康方面带来更多的创新成果,推动人类健康福祉的提升。在不久的将来,人类有希望攻克更多复杂、难以治愈的疾病,迎来更为美好、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