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经济报

增强城市潜力,以创新治理展城市文明之貌

日期:07-23
字号:
版面:第T04版:理 论       上一篇    下一篇

激活城市发展的内在潜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执笔绘就城市文明新面貌,是新时代推进强国建设的重要引擎。

一、价值意蕴

城市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治理现代化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城市层面的具体实践与深化要求,是城市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石。城市文明,是衡量城市的发展品质、精神风貌与综合软实力的重要标尺,也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一,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提升城市文化治理能力是城市文明的重中之重。提升文化治理能力对增强城市潜力、展现文明风貌意义重大。创新治理可系统保护历史文脉,如通过数字化留存非遗技艺、划定文化保护区,让传统与现代交融。同时,搭建文化参与平台,鼓励市民共创公共艺术、策划民俗活动,既激活文化活力,又增强认同感。这种治理能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让城市在传承中创新,以独特文化气质彰显文明深度,释放持久潜力。

第二,有助于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探寻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创新方式。创新治理对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增强潜力与展现文明风貌意义重大。技术赋能让治理更精细,大数据等搭建的智慧平台,可动态调控交通、监测环境,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效率,为城市释放潜力,其高效有序是文明的直观体现。机制革新激活共治,“政府引导 + 社会参与” 格局,让市民从 “对象” 变 “主体”,主动参与文明实践,推动城市向 “内在和谐” 升级。理念升级平衡发展与传承,城市更新“微改造” 等模式,兼顾文化与民生,塑造有动能与温度的文明城市形象。

第三,形成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城市治理和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打破了传统治理中的单向模式,通过创新参与机制让居民、企业、社会组织等成为治理伙伴。例如,搭建“社区议事厅” 数字平台,居民可在线提交垃圾分类改进建议、参与菜市场改造方案投票,企业则通过捐赠智能设备支持社区治理,社会组织负责协调各方利益。这种多元协同不仅让治理决策更贴合实际需求——如根据居民反馈调整垃圾清运时段,提升执行效率,更培育了市民的主人翁意识,推动从 “要我遵守” 到 “我要参与” 的转变,而这种自觉参与本身就是城市文明的生动注脚。

二、实践路径

为革新传统城市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使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更好地满足新型城市文明的发展要求,可采用科技赋能城市管理,建设“城市数字底座”,打造指尖治理的新形态。构建多元协同与韧性发展的管理模式,使城市治理更加灵活高效,符合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要求。在城市文明的建设过程中,要深入践行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使文化之风浸润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一是创新城市治理理念,实现从“文明城市”迈向“城市文明”的内涵式发展。城市文明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既包含物质层面的建设与发展,也包含精神层面的文化传承、社会治理和人文关怀。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城市文明奠定中华基因底色。在短视频快速发展的当下,注重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既要怀揣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又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融合现代文明成果,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构建 “多平台联动 + 互动参与” 的传播体系。在短视频平台发起 “我拍家乡非遗” 挑战赛,鼓励用户用手机记录身边的传统戏曲、手工艺制作过程,优质作品可获得流量扶持并纳入城市文化宣传资源库;联合博物馆推出 “AR 解锁文物故事” 功能,用户扫描短视频中的文物图像,即可触发虚拟讲解员讲述背后的历史典故,增强交互体验。

二是改革城市治理模式,实现从“主导管理”升级为“全民治理”的共建式治理。新时代城市建设必须厚植民众情怀,始终将人民群众置于最高地位。将人民对于城市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贯彻到文明城市的规划、建设、治理和发展过程中。利用科学技术促进信息的高效流通,提升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有助于构建更加智能、高效、包容的智慧城市治理模式,对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民众生活质量有着深远意义。城市文明建设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以文化振兴推进城市建设,构建“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发展体系,对于加强和改进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培育城市治理的文化底蕴,实现从短期行为深化为城市底蕴的长效性营造。新时代新征程,应努力推动城市文化与乡土文化的一体化、融合式发展。城市的历史遗产承载着人民生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城市发展历程的脉络记忆。必须不断做好文物整理、保护修缮古建筑等工作,使城市文明建设成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重要契机,促进传统文脉与现代元素有机融合,彰显城市的丰富内涵。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城乡精神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应不断拓展实践中心的建设范围,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使党的思想文化工作在基层扎根。

结 语

激活城市潜力、绘就文明新貌,需以文化为魂、以创新为钥、以共治为基。从文化治理厚植底蕴到科技赋能提升效能,再到共同体凝聚合力,三维发力方能实现治理现代化与文明程度同频跃升,为强国建设与民族现代文明筑牢城市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