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农商银行“金融特派员”把金融“活水”送到田间地头
日期:07-15
日前,在灌云县东王集镇的水稻育秧基地,种粮大户老周正通过手机查看刚刚到账的30万元贷款。“农商行小陈专员上门教我用‘惠农快贷’,三天钱就到账了!”他指着绿油油的秧苗笑道,“这笔钱解决了2000亩地的农资款,真是及时雨!”老周口中的专员,是灌云农商银行派驻乡镇的金融骨干。今年4月,灌云县开展年轻干部“双百双线”建功行动,该行迅速选派20名业务能手奔赴全县13个乡镇挂职。百日来,这支金融特派队已走访农业主体181户、小微企业121家,足迹遍布田间地头、工厂车间。
带着产品下乡,39亿元资金精准灌溉。在侍庄街道的智能制造产业园,某科技公司负责人展示了一款特殊产品——农商行创新推出的“自由贷”。“我们接到紧急订单需要资金采购原料,但抵押物不足。”负责人回忆道,“挂职干部了解后,推荐了这款可自主选择担保方式的产品,100万元信用贷款两天就到账了!”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该产品已投放39.5亿元,惠及2.58万客户。针对特色产业推出的“惠农快贷”“富民兴村贷”更成为助农利器。图河镇葡萄种植户通过专项贷款筹集20万元扩建大棚,南岗镇肉牛养殖场获得50万元授信升级设施。
背着终端上门,服务小微办贷。“以前办贷款要跑银行三四趟,现在专员带着平板电脑上门服务。”在杨集镇的服装加工厂,会计小王现场演示了“云企易”贷操作流程。通过整合企业纳税、经营数据,这款纯信用产品让贷款审批时间缩短20%。“百日攻坚”期间,挂职团队已为121家小微企业投放贷款800万元,其中35%通过线上渠道完成。更开通首贷服务专窗,为21家从未获得贷款的企业建立信用档案。
政银企联动,68项需求闭环解决。在龙苴镇政府的会议室内,每月举行的金融会诊正火热进行。挂职干部、企业代表和政府部门共同梳理需求清单。“我们建立了收集—反馈—解决的闭环机制。”挂职干部、该行龙苴支行行长卓兴祥介绍,三个月来收集的68条融资需求,92%已得到解决。联动效应正在显现,该行联合当地公安机关开展的“银发守护行动”覆盖4200名老人;该行开展的金融惠企业专项服务目前已经覆盖县经开区200余家企业。同时,挂职干部撰写的相关产业研究报告获得县委主要领导批示。这不仅是对挂职干部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双百双线”行动成效的认可。
数字见证普惠力量,4.62亿元春耕贷款滋养了3700户农户的希望,39.5亿元“自由贷”为2.58万客户拓展了发展空间,100%的脱贫小额信贷托底重任在肩,85%的农户贷款覆盖率稳居全县首位。这不仅是成绩单,更是普惠金融扎根乡土最坚实的注脚。“当看到贷款到位后,蔬菜大棚里新苗破土而出,才真正理解金融工作的意义。”在日记本里,该行青年干部李天天写下这样的感悟。未来三个月,这支“金融轻骑兵”将继续深耕一线,让金融“活水”汩汩流淌,为灌云大地的蓬勃生机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