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西溪:穿越千年宋韵 共赴团圆之约
日期:10-06
国庆主题快闪、天仙梦幻巡游、宋潮匠心创意市集、非遗民俗表演、仙缘演艺……国庆中秋双节叠加,首批国家级非遗“董永传说”的发源地——盐城东台西溪古镇成为游客打卡地标。以“宋潮明月、西溪团圆”为主题,古镇精心打造的集文化体验、文艺展演、互动玩乐于一体的节日盛宴,带领众多市民和八方游客一起穿越千年宋韵,共赴团圆之约。
穿越历史、触摸文化、探寻非遗、品味烟火,越来越丰富的多层次、沉浸式体验,解锁西溪古镇传统文化IP,让三相文化、海春轩塔、董永七仙女的浪漫传说,以及东台发绣、东台鱼汤面等传统非遗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西溪古镇也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文旅盛宴,深情演绎家国情怀
国昌盛、家团圆。十月的东台西溪,满眼都是中国红,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与人们一起共庆祖国华诞。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10月3日上午,西溪城墙广场上,《我和我的祖国》乐声响起,50多名小学生边唱边舞,瞬间点燃全场,挥舞着国旗的市民和游客纷纷驻足,伴着熟悉的旋律高声和唱,广场上歌声飘扬,节日氛围拉满。“在国庆这个特殊的节日,我们更要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告白祖国,表达我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祝福。同时,这样的活动也锻炼了孩子们走出教室展示自己的自信和勇气。”带着孩子们来参加快闪活动的东台市美人鱼儿童舞蹈艺术中心负责人杨蔓说。
家国情怀,无论是在西溪千年国家级文保海春轩塔里,还是在广为传颂的重要文化遗产“三相文化”中,抑或在情境戏剧《范仲淹》的深情演绎里,西溪的历史文化,无处不烙印着深厚的家国情怀。
“宋置监于此,亦曰西溪盐仓”。北宋初年,晏殊、吕夷简、范仲淹相继来到西溪担任盐官,后三人都官至宰相,“三相文化”因而兴起。近年来,东台西溪充分挖掘和传播“三相文化”,将众多的历史故事和场景运用新兴的传播形式进行呈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0月1日至7日,西溪犁木古街每天都安排了情境戏剧《范仲淹》的表演,范仲淹的忧国忧民情怀,得以淋漓尽致地呈现。沉浸式演出复原了宋代的水乡场景,游客与演员们一同穿越其中,近距离感受这位北宋名臣的仁政爱民、筑捍海堰和先忧后乐的大爱。而人们熟知的范公堤,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与厚重的人文情怀,它不仅仅是一道抵御海潮的堤坝,更是范仲淹伟大精神的实体见证。范公精神在当今依然具有着深远意义与价值。穿越千年时光,在《范仲淹》中,旅客们可以倾听历史的回响。
双节同庆,家国共鸣。在西溪复建的宰相晏殊当年创办的晏溪书院,《一轮明月照,千古雅风传》等系列讲座,让“西溪讲堂”天天爆满。海春塔苑内,童心执笔,孩子们在画布上描绘出一幅幅充满童真与祝福的盛世画卷,礼赞祖国。现存江苏塔龄最古老的唐代海春轩塔,省内唯一的明清海盐古街,如今都已经成为了东台乃至盐城的文化名片,带动了地区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仙幻实景,浪漫团圆穿越时空
仙缘演艺,把浪漫传说精彩演绎。
夜幕低垂时,董永七仙女文化园便上演起色彩与情感的奇妙邂逅。恋爱粉的浪漫与中国红的炽烈在夜空下相拥,大型仙幻实景演出《天仙缘》拉开帷幕,全新演绎。水雾氤氲如仙境,国家级非遗“董永传说”在唯美舞台上重生,演员们用灵动的舞姿将爱情神话娓娓道来,让人恍若置身云端仙境。围绕国家级非遗“董永传说”,西溪创新推出《天仙缘》系列演出,如今已在短视频平台和各大社交网络成为爆款。
最动人的告白来自星空。文化园上空,无人机编队腾空而起,绘制出浓厚的节日氛围,夜空中渐次浮现飘扬的国旗、“祖国繁荣”、“宋潮明月、西溪团圆”、董永七仙女等图案,科技与艺术共同绘就的图景在苍穹展现,既是给游客的浪漫礼物,更是对祖国母亲最深情的祝福。
——“多元文化盛宴让人大开眼界,真没想到在东台西溪能看到这种行进式、沉浸式的非遗表演。现场参与性、互动感特别强,甚至还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游客张纯激动地说。
——“我们是带着孩子来的,不仅了解到‘董永传说’倡导的孝贤文化、爱情文化,还感受到北宋名相范仲淹深深的赤子之情,孩子们通过观看真情演绎,更能弘扬传承好这份家国情怀,这一趟来得值!”带娃前来的浙江教师张林森深有感慨。
——“早就听说过东台西溪,之前一直想来,这次全家游,在这里看历史文化、享受美景、品尝美食,感觉生活越来越幸福,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来自青岛的游客于小帆说道。
清晨,用一碗热气腾腾的鱼汤面开启味蕾;上午,徜徉在湖边轻嗅草木芬芳,于犁木街、草市街悠闲漫步,放松身心;下午,在逅海舞台参加一场互动演出,在晏溪书院启迪智慧;傍晚,于海春轩塔沐浴落日余晖;夜晚,看《天仙缘》的浪漫,逛古镇灯火璀璨的市集……在西溪,一天的时光可以被诗意充盈,这种体验正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前来打卡,感受“诗与远方”的完美交融,体验“天仙的人间烟火”。
本版撰稿:卞小燕
图片由江苏东台西溪景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