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历史主动精神的理论基座与精神内核
日期:09-30
□ 刘良健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直面风险挑战,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展现出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形成了党的光荣传统。”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进征程中所形成的历史主动精神,有深厚的理论基座与丰富的精神内核,是激励全体共产党人不断克服新时代新征程的风险考验、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主动的精神密码。
历史自觉是历史主动精神的生长基点。历史自觉是指历史主体对历史动向的觉察、觉悟和觉醒。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生发于中国共产党自身的自觉禀赋,生动诠释着党在历史进程中自觉担当、在推动历史进步中自觉作为的昂扬精神风貌。其一,历史自觉的生成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近代中华民族所走过的曲折历程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觉提供了发展养分。中华民族的近代历史印刻着血泪与屈辱的痛苦记忆,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和强势压服,饱受磨难的中华民族深陷绝境,根本无法自觉自为地掌握自己的命运。如何摆脱亡国灭种的危难之境,重获民族独立与尊严?自鸦片战争以来,一批又一批革命先驱自觉担当历史重任,主动回应历史课题,历经无数惨痛失败后最终找到了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其二,历史自觉的形塑离不开科学的真理精粹。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后,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自觉运用新的理论武器主动探寻救国良方。拥有真理指南的中国共产党,不但继承了革命先辈的伟大遗志,而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以更加自觉主动、积极奋斗的姿态推动历史前进。没有历史自觉,难以掌握历史主动。中国共产党对历史进程的自觉认知、对历史规律的自觉把握、对历史任务的自觉作为,涵养着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劲精神力量。
历史使命是历史主动精神的目标指引。历史使命引领实践活动、激发精神动能。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勇担历史使命、实现历史目标的创业征程中持续塑造和彰显的。中国共产党从风雨如晦的革命年代一路走来,一刻也不曾忘记历史和人民所赋予的崇高使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群众深受压迫。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大义和人民利益挺膺担当,以不怕牺牲的艰苦斗争成功推翻了“三座大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伟力推进各项工作,不仅彻底终结了封建剥削制度,而且经由“三大改造”后成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高远的战略眼光和巨大的政治勇气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人民群众在“富起来”的康庄大道上凯歌高奏、大步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沉着应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时刻站稳人民立场,紧紧围绕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进行布局谋篇,党和人民的历史伟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矢志实现历史使命的不懈努力,能够凝聚起磅礴的历史主动精神,激励着全体共产党人咬定青山不放松,永葆创业干事的初心、信心与决心。
历史创造是历史主动精神的动力之源。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光辉历程中持续推进的伟大历史创造,既是对自身创造伟力的充分展现,又是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现实动力。中华民族本身便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一切历史进步和历史成就皆是中华民族通过持之以恒的历史创造所取得的。作为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先进力量,中国共产党用“四个创造”深刻回应了中华民族与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一是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便团结带领人民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的时代洪流中,经过浴血奋战和英勇抗争,最终赢得了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二是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的社会困局中寻求破局,想尽一切办法、凝聚最大力量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焕发出旺盛的生机与活力。三是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推进了许多开创性变革,实现了许多历史性转变,取得了许多突破性成绩,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四是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迈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举旗定向、继往开来,以更加主动的精神力量统揽战略安排、引领时代风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始终航程向前、行稳致远。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一系列历史性成就是党接续推进伟大历史创造、大力弘扬历史主动精神的必然结果与最好证明。
历史自信是历史主动精神的底气所在。历史自信是历史主体对自身历史进程充满肯定与认同,并对历史发展前景怀抱坚定信念与信心。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所独有的宝贵精神品质,其生成和发展离不开历史自信的持续赋能。作为一种对历史演进所持有的自信样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既不是脱离实际的盲目自信,也不是毫无依托的抽象自信,而是具体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高度自信。第一,道路关乎发展方向。道路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历经千辛万苦所开创的正确发展道路秉持的价值认同与坚定信念。第二,理论筑牢信仰信念。理论自信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与不懈追求。第三,制度彰显发展优势。制度自信深刻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充分肯定与矢志坚守。第四,文化涵养精神力量。文化自信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化生命力、影响力和创造力的真挚情感与发展期待。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四维协同、根基深厚,夯实了历史主动精神的底气之基与力量之源。迈上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应时刻怀抱坚定的历史自信,永葆历史耐心、保持战略定力,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不断冲破艰难险阻,争取在新的伟大征程中奋力开创新的发展奇迹。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