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新华日报

江宁区:强化农村食品安全整治监督 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第16版:一线视点       上一篇    下一篇

近日,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作厂社区某非法屠宰点清理关停不及时问题在全区进行通报,所涉牲畜均进行无害化处理,9名责任人被分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

食品安全事关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今年以来,江宁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对集中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工作开展“嵌入式”监督,坚决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坚持靶向施治和源头治理相结合。一方面,由该区纪委监委牵头,会同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综合执法等部门建立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制定专项工作方案,统筹“室组地”监督力量,直插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餐饮场所,摸实情、查风险、定措施、促整改,共下沉摸排1200多次,查出无证经营“黑作坊”、食杂店销售过期食品、进货查验记录不全等问题258件,推动职能部门逐个整改,全面织密食品安全监管网。另一方面,强化源头治理,推动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紧盯方便食品、“五毛”食品、乳肉制品等农村消费量较大的食品品类,将监管重点对准面向农村供货的食品批发企业,严查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情况,确保食品来源可溯、去向可查,从源头上堵住假冒伪劣食品向农村流通的渠道。

农村小超市、小餐饮店、小摊贩等经营点位,往往是食品安全风险多发领域。区纪委监委推动市场监管部门靶向发力,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证照不全、进货渠道不正规、销售过期变质、假冒伪劣及“三无”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依法予以查处。今年以来,累计检查农贸批发市场、食品作坊、生产企业789家,发放食品安全告知书、宣传册3200多份,依规处置153批次不合格食品,下架并销毁1400公斤过期食品,有效防止问题食品流入千家万户。

“前期,我们接到群众举报,反映谷里街道箭塘社区存在烤鸭加工‘黑作坊’问题,立即督促相关单位第一时间核查处置,回应群众关切,并严肃问责相关责任人。”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江宁区纪委监委对食品安全整治中发现的公职人员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及背后的风腐问题,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坚决斩断利益链条。截至目前,共立案3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人。

以强有力的监督促改促治,该区纪委监委构建“查、改、治”一体贯通的监督闭环,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实行“清单式”管理、“销号式”整改,推动建立长效机制。专项整治以来,督促整改问题227条,指导健全完善制度12项,推动完成78家小型作坊远程监管摄像头安装调试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瞄准食品安全领域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开展监督,确保农村食品源头可控、流通有序、消费安全、监管有力,让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区纪委监委负责人如是说。 陈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