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新华日报

锡山经开区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第22版:无锡观察·聚焦       上一篇    下一篇

□ 本报记者 浦敏琦 通讯员 周雯洁

9月18日,华为全联接大会上,一款源自无锡锡山的政务机器人天擎T1成为CloudDevice展台的“明星”。它不仅能同步配合展台PPT开展语音讲解,还能与观众完成握手、挥手、比心等趣味互动,让原本抽象的解说变得可感可知。

这款政务机器人,是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锡山经开区”)联合软通天擎共同打造的端云协同标杆项目。它不仅是锡山经开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微缩景观”,也是该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变革,奋力打造“长三角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的生动实践。

人形机器人今年被列为无锡市重点发展的未来产业。锡山经开区抢抓这一战略机遇,以“特色专业园区”为主战场,聚焦具身智能、核心技术攻关与场景应用,使其成为区域发展的“流量密码”。今年以来,多个关键平台与重磅项目正密集落地:由锡山经开区与无锡市检验检测认证研究院联合承建的江苏省人形机器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获批筹建,这是国内首个聚焦人形机器人产业需求的质量基础设施平台;锡山经开区与上海企业签约共建无锡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太赫兹技术企业华太极光将对外布局“首子”落子锡山,其产品可广泛用于具身机器人训练与遥操……

一系列动作推动产业规模快速跃升,今年1—7月,锡山经开区完成人工智能产业产值27.8亿元,一条覆盖技术研发、场景应用、平台支撑的全链条产业生态正在该区加速成型。

新能源是锡山经开区另一张“产业名片”。在45平方公里的宛山湖生态科技城,德力佳风电、蜂巢能源、极电光能、华晟新能源、德纳等龙头企业集聚,构建起覆盖新一代光伏、动力电池、风电设备、新型储能的多元技术路线产业布局,“长三角新能源湖区”的轮廓愈发清晰。

走进极电光能全球首个钙钛矿光伏园区,由3000余块钙钛矿组件“编织”的围墙格外醒目。这个总装机量256千瓦的“发电围墙”,年发电量达16.8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排14吨二氧化碳。作为全球首个将钙钛矿技术融入建筑全场景的示范工程,这里构建了“绿色发电—高效用能”全链条能源体系,成为工业园区绿色用能实践标杆。

“钙钛矿是‘最有前景的下一代光伏技术’,但产业化需突破稳定性、成本等瓶颈。”极电光能联合创始人、总裁于振瑞表示,尽管我国钙钛矿技术已多次刷新转化效率世界纪录,但欧美企业正加速布局。要想稳固领先地位,产业链协同与政策支持至关重要。在宛山湖,极电光能并非“孤军奋战”,上海交通大学无锡碳中和动力技术研究院的科研力量,正为其注入“协同动能”。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领衔的该研究院,聚焦碳中和能源动力领域,已组建70人的国际一流研发团队,2024年获批“江苏省绿色氢基能源技术创新中心”。其成果令人瞩目:首款先进部分预混合压燃氨发动机,碳排放较传统柴油发动机减少约95%,有效热效率、氨燃料替代率世界领先;首款3吨智能混动装载挖掘机同步问世。截至目前,研究院已孵化17家科技型企业,覆盖碳中和发动机、高性能电机等领域,与锡柴、吉利等企业建立紧密合作。

为进一步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创新链,去年,宛山湖新能源实验室重磅落地。该实验室由上海交通大学无锡碳中和动力技术研究院牵头,围绕绿色能源新兴产业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合作攻关,共同打造“风光发电+氢基燃料储能+碳中和动力”新产业链。

产业生态的完善推动新能源产业“量质齐升”。今年1-7月,锡山经开区新能源及相关产业产值82.4亿元、同比增长15%。

科技打头阵,激活新动能。今年上半年,锡山经开区新增江苏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入库8家、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入选“锡山英才计划”产业领军团队1个、创新创业人才项目22个,数量占全区近一半。接下来,锡山经开区将大力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