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新华日报

顶山,青年追梦“首选地”

日期:09-29
字号:
版面:第16版:南京观察·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 本报记者 许雯斐 通讯员 赵婷婷 梁春烨

最青春,数顶山!

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南京)前不久成功举办,顶山成为超百位全球青年科学家认识江北新区的“第一窗口”;9月到10月,几乎每周末都有演唱会、赛事等在顶山举办,为年轻人营造了一场“秋日狂欢”;青年夜校、城市就业客厅、高校服务站等服务项目,如毛细血管深入城市肌理,青年到顶山,只管闯,无忧虑。

南京江北新区正全力打造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示范标杆,而作为这座青春之城的活跃“心脏”,顶山正以丰富的资源、全新的面貌,全力打造青年筑梦新主城的“首选地”。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相遇”,青年与城市在彼此见证中共同成长。

创业就业都有“通关秘籍”

刚刚完成一项大模型产品的开发并成功运行,顶山星河(江苏)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尚应和团队士气正旺。这家公司落地顶山后,业绩连年翻倍,正经历着成长“甜蜜期”。

尚应出生于1992年,他团队中也大多是30岁上下的年轻人。“我们是一家认知智能技术产品研发公司,主要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图计算技术为客户提供可控可信的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方案。”他介绍,辖区有良好的产业生态,不仅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设施,上下游企业集聚度也很高。“更重要的是,街道十分关注我们的发展,在公司需要的时候总能帮上一把。”他提到,从申报高企到解决人才公寓问题,从日常事务到招聘支持,都得到了顶山企业服务人员的指导和帮助。

自“四大行动”开展以来,顶山辖区内集聚了一众像尚应这样的青年创业者。顶山为这些“有头脑、有技术、有干劲”的创业者打造了“通关秘籍”:根据产业分类组织企业服务专班,人员常年保持24小时“待机”服务;积极发掘和拓展空间,建设创业平台,让梦想“拎包”落地。

9月20日,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南京)及五场产业会议在顶山进行。“我们一直在关注这场盛大活动,诺奖得主的发言、产业会议的话题,这样近距离接触科技创新最前沿的机会实属难得。”尚应感慨。

这份“通关秘籍”不止给予创业,同样适用就业。

顶山辖区拥有27.47万平方米的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约300万平方米的科研载体、5A级高端科研办公楼,以及山姆会员商店、万汇城等商业配套。其中,一批涵盖集成电路、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人才密集型企业在此集聚。

顶山深知,要用好产业资源,才能把更多青年留下。因此,顶山街道高标准建设城市就业客厅,积极整合资源,拓展服务渠道,广泛吸纳就业岗位,精准推送就业信息至居民身边,提升服务可及性及实效性。

城市就业客厅不仅是就业服务窗口,更是青年职业发展的加速器。

“就业客厅针对五大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就业创业支持活动。”顶山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如针对高校毕业生的“雏鹰计划”、针对重返职场女性的“玫瑰计划”等。今年上半年,仅“雏鹰计划”相关活动,城市就业客厅就已举办9场,其中权益维护我先行、优秀简历打造、职场文化礼仪体验等活动,深受大学生群体青睐。

与青年共筑“活力磁场”

今年年初,南京工业大学校园里多了一处特别的存在——顶山街道驻校服务工作站。这已是顶山在辖区内高校建设的第二个服务站,成为连接校园与城市的桥梁。

高校资源丰富,为顶山构筑了鲜明的青春底色。顶山辖区内有4所高校,粗略计算在校大学生近6万名。驻校服务工作站,正是顶山街道积极推进驻地高校“一机制三平台”建设的创新实践。

顶山街道网格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以工作站为枢纽,整合民警、律师、网格员、校方代表组成“服务组团”,形成多方协同的合力,“零距离”响应大学生在学业、生活上面临的各类需求和问题。

在今年的南工大美食节活动上,驻校服务组团主动“摆摊设点”,提供反诈宣传、法律咨询、政策解读、就业分析等服务。工作人员认真收集诉求建议,一对一精准“解题”,赢得了师生一致点赞。

更为关键的是,服务站还联动了城市就业客厅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全周期就业服务。通过早期建立成长档案、提供职业分析,到毕业两年后持续跟踪,顶山真正实现了人才服务的前置和延伸。

夜幕降临,顶山的青春活力以另一种方式释放。

“吸气,呼气,感受身体的伸展……”夜校课堂上,十几个姑娘跟随瑜伽教师胡婷婷的口令,缓缓拉伸身体,在舒缓的音乐中享受独属自己的热爱。

瑜伽、中国舞、烘焙、调酒、咖啡……目前,顶山已有6个社区常态化开办青年夜校。“在顶山,你一定能找到自己热爱的那堂课”成为顶山青年休闲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是一场城市与青年的双向奔赴。自定山青年夜校启动以来,顶山街道500余场课程服务了近8000人次青年群体;青年从热爱中滋生出归属感、获得感,从单纯的“参与者”成长为热情的“主理人”。

“不少居民因为参与青年夜校,与社区联系更加紧密,成为了青年志愿者的一员。还有一些如胡婷婷这样,在青年夜校里发掘了自身潜能,建立起自己的事业。”街道团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宜居宜业的“理想生活”

“变化太大了,是时候回来做点事了。”1998年出生的廖宏伟,站在阳台凝望着不远处的顶山立交。他童年记忆还停留在顶山龙虎巷的旧时光,眼前川流不息的快速路与高楼大厦辉映,万千感慨涌上心头。

廖宏伟经营的“山边边”坐落在顶山立交东侧,这个空间经营着咖啡、酒饮、面食、法式果礼等业态。

这个由酒店闲置角落改造的空间,意外成为了“网红打卡地”,引得不少人驱车几十公里前来打卡。或许是因为交通便利,或许是出于对新城区貌的好奇,也可能是被独特的空间与产品设计吸引。无论如何,顶山这间小店火了!

作为顶山街道“青春小店”计划的首批入选者,“山边边”也成为了定山青年夜校延伸至“青春小店”的第一站。其设计的鸡尾酒系列课程颇受好评,已经在预备开展下一期。

在顶山经营烘焙店8年的90后何阳,去年购置了商铺并将小人鱼烘焙店全新升级。正值中秋前夕,他和爱人忙得脚不沾地,月饼、甜品、蛋糕等订单纷至沓来,他们累并快乐着。

“从没想过离开顶山,这里发展日新月异,企业、人口大幅增多,让我们这间小店得以快速发展。”何阳回忆,曾在产业园区里推广产品,年轻人不迷信品牌、乐于接受新产品,让他快速打开了市场。他也住在顶山,小区里多是新江北人,不少邻居成了他的“推销员”。

尚应同样选择了在顶山置业,对他和家人来说,这里的“理想生活”是具体的:优质的教育资源,家附近就有图书馆,宜人的滨江岸线是天然的户外运动场,青奥体育中心常年开展各类文体活动。

地处新主城核心区域,坐拥开阔滨江岸线,顶山利用宝贵的区域和生态资源,打造“江风派对 乐汇顶山”音乐市集文化品牌。每周六晚,一拨又一拨青年前来,面朝浩渺江水、悠然席地而坐,在跃动的旋律中自由释放自我。派对周边还设有美食集市,特色的“青春小店”被引入派对现场,氛围拉满。

畅玩顶山,岂止滨江。明星演唱会、各类赛事展会、特色市集、音乐会……近日,江北新区亮出国庆、中秋假期“文旅盛宴”,当中一大半将在顶山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江北新区规划建设中的“十里南京新滨江”与“十里江山新潮街”,也都在顶山境内。一个宜居宜业的“理想之城”正跃然眼前。

顶山街道推动产业、人才、资源加速集聚,为青年发展打造最优生态。顶山正用实践印证,向上的城市,一定是青年的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