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脚步”向下走 群众“心声”向上达
日期:09-28
在江苏宝应经济开发区东方红社区,一场夜雨导致部分低洼路段积水,给清晨出行的居民带来不便。居民郭凤前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反映后,当天下沉带班的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崔荣立即协调相关部门现场处置,调来排水设备紧急作业,很快便解决了问题。
“真没想到,干部就在社区办公,反应这么快!”郭凤连声称赞。这样的高效响应,是宝应县系统性推动乡镇干部常态化下沉村(社区)、网格一线工作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宝应县将干部下沉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制发干部下沉工作指引,明确要求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每月至少拿出三分之一工作时间,下沉至责任村(社区)或网格,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实打实解难。每个干部的责任范围、接待时间、办公地点都通过公开栏、微信群等渠道提前公示,确保群众“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成事”。下沉干部人手一册《民情日志》,详细记录群众反映的各类诉求,无论是政策咨询、邻里纠纷,还是设施维修、养老认证,一律做到“登记—响应—处置—反馈”闭环管理,实现服务送上门、问题解决在一线。
为推动干部从“被动应答”转向“主动破题”,宝应突出“现场回应”与“一线协同”,干部不再是矛盾问题的“中转站”,而是被赋予现场调度和协调解决的权限与责任。简单事项当场答复解决;需要多部门协同的复杂问题,通过“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对接相关单位,必要时迅速召集现场协调会,做到“小事当天化解、大事联动破解”。
宝应县还通过制定责任清单、强化实绩评价、建立常态化回访督查机制,杜绝干部下沉“一阵风”“走过场”,确保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同时,把服务群众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让年轻干部在解决百姓急难愁盼中改进作风、提升本领。
自推行“干部下沉”以来,该县乡镇干部累计下沉接待群众1.2万余人次,现场解决各类民生诉求超5300件。更为难得的是,一种信任、融洽的新型干群关系正在悄然形成。从最初的观望试探,到如今的主动交流、热情招呼,越来越多的群众愿意向下沉干部掏心窝子、提真想法。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就在一点一滴的互动中越拉越近。
优质的治理,既体现在制度机制的完善,更书写于百姓日常生活的细碎温暖之中。宝应县干部下沉网格听民声、解民忧的实践,不仅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更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形成了党建引领下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善治新风。 宝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