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新华日报

32个“育才”支部收到869份入党申请书

日期:09-28
字号:
版面:第1版:重要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 本报记者 徐超 通讯员 通组轩

“特别激动,终于入党了!”9月1日,如东县掘港街道古池社区召开党员大会,外卖骑手陈晓敏面向党旗庄严宣誓,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这已是我们社区培养的第五名骑手党员了,还有23名骑手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社区党总支书记王菁菁介绍。

新兴领域组织形态多样、人员流动大,传统党建方式方法遭遇挑战。近年来,南通聚焦新兴领域党员发展中责任虚化、底数不明、培养断档等问题,创新专题指导、专项指标、专人培养“三专”路径,吸引越来越多的一线职工、新就业群体、创新创业人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专题指导明方向,明确“谁发展”

9月5日,在崇川区和平桥街道新兴领域“育才”党支部组织下,12名有入党意愿的新兴领域从业者赴寺街党员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在那里,他们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文峰超市配送员胡静微告诉记者,“我们的工作地点不固定,单位也没有建立党组织,‘育才’支部让我们找到了归属感。”

作为压实新兴领域发展党员工作责任的创新举措,南通积极构建组织部牵头抓总、社会工作部(“两新”工委)归口指导,行业、属地、用工单位协同联动的“1+1+N”工作体系,指导28个镇(街道)在产业园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探索组建32个实体型新兴领域“育才”党支部,重点做好未组建党组织单位的新就业群体、高层次人才、流动人员的吸纳与教育管理。截至目前,全市“育才”党支部已收到入党申请书869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38人。

在此基础上,南通制定新兴领域发展党员《工作手册》,细化24个风险点和32项审核要求,明确政治审查“十个不准”,推行“工作地+居住地”两地公示,配套建立发展党员履职资格“统一培训、统一认证、统一年审”闭环机制,不断提升新兴领域发展党员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全市新兴领域专职党务工作者“持证”上岗率超90%。“新兴领域发展党员要‘倾斜’,但不能‘倾泻’,要保证数量,更要追求质量。”南通市委“两新”工委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专项指标优源头,摸清“发展谁”

新兴领域企业形式灵活、分布零散,新就业群体换岗频繁、流动性大。怎么精准找到优秀分子,一直是一道难题。

变坐等上门为主动发现,南通利用人才统计、企业摸底、就业招聘等契机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摸排,分行业、分类别建立“发展党员信息库”,动态掌握1.3万名入党申请人、650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1900余名发展对象的情况。

摸清底数的同时,南通建立“基本+专项”发展党员指标分配机制,指导各地将一定比例发展党员指标定向投放新兴领域,并设立专项指标“周转池”,针对产业工人、快递骑手、高层次人才等群体实行计划单列,由县级组织部门直接下达计划、予以倾斜。

“公司是科创企业,员工入党积极性很高,但发展指标有限,机会难得。”不久前,省“双创人才”谭明通过“一人一议”,被列入通州区十总镇新发展党员计划。自专项指标单列以来,南通已有27名高层次人才、先进典型加入党组织。

专人培养强管理,规范“怎么发展”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对产业转型升级提出新要求,你对此有什么感悟?”日前,海门区正余镇党建指导员姜雪琴来到克莱克公司,跟进了解入党积极分子方杨辉的思想动态与实践情况。作为“政治导师”,这是她半年内第三次专程造访。

聚焦新兴领域从业者思想引领与成长需求,南通从企业党组织书记、党员劳模、行业专家中,选聘懂业务懂党建的党员骨干,组成“政治导师”库,针对每名培养对象的思想状况、工作特点,“一人一档”制订培养发展计划,推动政治引导与职业发展同频共振。

“从崇川区调到南通开发区工作,我最担心之前的入党培养记录‘打水漂’。”中远钢丝制品有限公司员工陆小亮的忧虑,已被南通实施的“双备案+全程记实”制度化解。现在,入党积极分子信息同时在基层党委和县级组织部门备案,培养对象手持《发展党员全程记实手册》,从“申请入党”“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到“培养教育”,每一阶段的记录都规范清晰,市内跨地区流动时培养记录“互认互通”,实现入党培养“不断档、不重走”。

“群众在哪里、党员在哪里,党的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南通市委组织部负责同志表示,将持续推动党的组织有形覆盖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向基层末梢延伸,把新兴领域从业者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