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琳琳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教师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建设教育强国,离不开一大批“高精专”教师的有力支撑。高校教师党支部作为驱动高校发展的“动力核芯”,其活力与效能直接关系到教育强国建设成效,激活其“动力核芯”,需要我们从思想领航、组织赋能、载体焕新、服务大局等多个关键点入手,不断协同发力、持续探索创新,为教育强国建设筑牢根基和保障防线。
思想领航:淬火铸魂,为“动力核芯”注入“超燃能量”。激活“动力核芯”,首要的是强化理论武装,引导教师党员践行新思想。构建“3+3+3”理论学习体系,从学习内容、对象、平台精准发力。学习内容分“三个维度”,以基础理论筑牢思想根基,如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专题理论紧跟时代,如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教育部改革举措;借前沿理论拓宽视野,如国内外时事热点、新兴学科交叉领域。将学习对象精准划分为教学科研岗、管理服务岗、离退休党员三类,并为其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增强靶向性与穿透力。创新搭建“三个维度”的学习平台:多维联动学习闭环的传统平台,通过多种学习方式确保实效;全面覆盖的红色教育体系的沉浸平台,整合地方(党性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红色故居)与校内(校史馆、院史馆、国家重点实验室)红色资源,增强教师对党的认知与使命感;人工智能赋能的数字平台,形成个性化、互动性学习范式。
组织赋能:强基固链,为“动力核芯”锻造“坚实框架”。激活“动力核芯”需优化组织建设。要科学布局组织架构筑根基,打破传统按行政系划分党支部的壁垒,围绕中心工作布局。聚焦教学科研,按教学或科研团队设党支部,如浙江某高校在重大项目组组建临时党支部凝聚人心,激励教师党员提升教学成效。聚焦协同育人,按学科方向建师生党支部,如上海某高校围绕智能计算研究方向设置师生混合党支部。聚焦支部功能,设立青年教师党支部,如北京某大学成立“鼎新”青年人才领航工作站、党支部。紧扣班子队伍锻造抓关键,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立好选人“硬标尺”。培育高素质“后备军”,注重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加强干部队伍和学科梯队建设,推荐青年骨干教师挂职,关心关爱人才成长。强化制度体系建设提效能,构建“三维聚力”党建责任架构,构建党支部、支委班子、党员三级党建责任架构,实施分类差异化培训制度。搭建闭环评价机制,构建“量化考核+多元激励+动态反馈”评价体系,建立物质、精神、职业发展激励,将考核结果动态反馈,学院党委指导帮扶并完善机制。
载体焕新:多维融合,为“动力核芯”激活“能量场域”。激活“动力核芯”需构建“三维螺旋进阶”载体,通过标准、文化、品牌载体协同联动,提升党组织凝聚力与战斗力。标准载体是基础: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党建与业务行政工作,以“七个有力”为指导,确定标准化支部实践指南;强化日常管理,落实“三会一课”等规定动作,构建“1+4”台账管理模式;建好活动场所,设立党支部活动室,强化信息赋能,构建党员信息管理和信息传播新生态。文化载体是核心:凝练学科文化,挖掘学科发展要素;凝聚组织文化,建立“党员个人档案”,关注党员实际需求,建立“党员心理驿站”;打造行动文化,引导党员教师以党章党规党纪为准则,制定行为准则和负面清单。品牌载体是特色:打造学科特色党建品牌,结合支部和学科特色打造个性化活动;打造服务特色党建品牌,发挥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志愿者服务机制;注重品牌宣传推广,以全力推进国家级、省级、校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为关键着力点,扩大党建品牌辐射场域。
服务大局:聚变赋能,为“动力核芯”释放“核级动力”。激活“动力核芯”,关键在于构建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体系,实现同频共振、协同共进。一方面,要推进党建与队伍建设同向发力。党支部须积极回应教师发展诉求,有效凝聚、服务师生,推动国家战略与个人职业成长需求深度融合。同时,扎实推进铸魂强师行动,将师德建设置于首位,严把人才引进师德关,构建“入职培训—首开课培训—授课竞赛—骨干教师培养—名师培养”全链条进阶式培养模式。更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选树先进典型,激发党员教师干事创业效能。另一方面,要推进党建与教学科研同向同行,坚守立德树人根本初心。党支部须引导党员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并将其纳入党支部重要议事日程与考核评优体系。强化与学生管理部门协同联动,合力构建“三全育人”格局。为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鼓励党员教师勇攀科研高峰,党支部应定期组织以项目申报经验分享、前沿问题研讨、青年教师发展座谈等为主题的主题党日活动,并建立“一对一”精准帮扶机制。此外,要推进党建与产教科教携手共进。依托高校教师党支部,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为重要抓手,通过多元方式搭建产学研用、科教融创平台,着力打造高端人才聚集高地,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数学学院;本文系全国党建研究会高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2025年课题“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激发高校教师党支部活力的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