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新华日报

六合区:建强法治服务阵地,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日期:09-28
字号:
版面:第10版:一线视点       上一篇    下一篇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南京市六合区委政法委、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聚力打造“将心比心、说话算话”营商环境工作品牌,以建强法治服务阵地为抓手,持续优化提升全区法治化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六合区委政法委牵头打造了“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服务(投诉监督)中心”以及“棠邑法治服务驿站”两个法治服务阵地,聚焦企业法治需求,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权益保障、法治宣传等服务,推动企业诉求高效处置、风险精准防控。服务阵地的建成,推动了六合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今年以来,全区招引项目72个、同比增长24.1%,完成实际投资总额66.6亿元。法治营商环境相关做法被中央省市媒体相继报道。

聚焦企业需求,不断增强精准法治供给

提升为企业法治宣传的精准度。今年以来,各政法单位组织法治宣传进企业、进园区20余次,区委政法委组织区政法单位组团式法治宣传进企业、进园区4次。统筹开展线下广场宣传活动10余次,受教育企业员工和群众达2万多人次。同时各单位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网格微信群等网络平台矩阵效应,创新文字、视频、动画、互动参与等各类宣传形式。提升为企业法治服务的满意度。应约开展组团式法律服务进企业活动,围绕企业合同履约、债权债务、劳资关系、涉税、涉知识产权、涉外等方面的法律风险,今年组织各类“法治体检”80余次,提出法律意见100余条,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2700余次。为企业免费提供《涉诉涉执信息说明函》,根据涉案企业申请,及时开具涉诉涉执企业信息澄清证明72份。提升为企业法治培训的适用度。区政法各单位利用区“智汇六合”大讲堂为企业开展“企业经营刑事法律风险防范”等专题授课,160余家企业管理者参加培训。

聚焦涉企矛盾,不断提升矛盾化解质效

强化“一站式”化解。依托区综治中心,实现涉企诉求的精准分流和高效回应。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律师调解与仲裁、诉讼等有机衔接机制,畅通司法确认渠道,实现调解结果当场固定、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今年以来,共化解涉企矛盾纠纷463件。强化商会商事调解。充分发挥商会商事调解中心在化解涉企纠纷中的积极作用,发挥“商人纠纷商人解”的专业优势,区法院聘任8名商事特邀调解员,主要调解涉企商事纠纷。强化“组团式”调解。针对复杂的涉企矛盾,区委政法委牵头政法单位及区人社局等组成联合“调解团”,同时还邀请商事矛盾纠纷调解专家参与,及时进行“会诊”和合力攻坚。

聚焦政法职能,不断筑牢企业发展法治屏障

坚持依法严惩,营造公正的法治营商环境。依法严惩金融诈骗、合同诈骗、串通投标、知识产权侵犯等扰乱市场秩序犯罪及背信、企业内部腐败等犯罪,重点打击网络谣言中伤、损害商誉等“按键伤企”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已移诉非吸、集资诈骗等犯罪28人,办理涉企刑事案件10件16人,并依托案件办理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3件。强化诉讼监督,精准开展民事行政监督,切实维护企业合法诉权。坚持协同联动,营造高效的法治营商环境。区检察院联合区公安分局聚焦电信网络诈骗、食药环领域证据标准等难点问题,统一执法尺度,形成打击合力。区法院推动府院联动机制,全面推进“立、审、执、破”一体联动。坚持优化执行,营造透明的法治营商环境。坚持把依法、平等、全面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理念融合到执行实践中,多措并举保护民营企业胜诉权益。截至目前,共受理各类涉企执行案件975件,其中执行完毕441件。坚持源头治理,营造规范的法治营商环境。严格规范行政检查源头,梳理公布61个区级行政执法主体和61个区级行政检查主体名单,共形成24条涉企行政检查负面清单。组织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发现问题8条,已督促整改完成。组织开展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的问题线索自查自纠,共发现4类13项具体问题,并全部整改到位。在全市率先开展“合一次”行政检查,相关做法被省市多家媒体报道。

袁祝祥 蔡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