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俊杰) 9月18日,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精神系统疾病智慧医疗管理系统”发布,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构建“防、诊、治、管、研”一体化的脑健康服务新生态,为广大患者提供更高效、更精准、更温暖的医疗体验。
“传统的临床随访和样本管理模式存在诸多痛点,比如随访效率低、数据质量收集困难、样本管理与临床信息脱节等,该系统正是解决这些核心瓶颈问题。”苏大附四院创新转化中心丁旭隆博士介绍,该系统支持患者在线录入症状、填写量表,医生端可实时查看数据趋势、发起随访、调整用药,为早期筛查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与此同时,该系统高度重视患者隐私与数据安全,系统完全部署在院内服务器,严格遵循国家医疗数据安全管理规范,采用数据加密、权限分级、匿名化处理等技术,确保患者信息仅在授权医生范围内被合规使用,全程可追溯、可管控。
具体到神经和精神健康诊疗中,苏大附四院目前已建立了市内领先的单分子免疫和质谱检测平台,可精准检测认知相关蛋白如β淀粉样蛋白42,磷酸化Tau-181蛋白;睡眠相关激素如褪黑素、皮质醇,以及抑郁相关的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这些指标有助于更早、更客观地识别异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早筛早诊”。苏大附四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郝永岗说,智慧医疗管理系统可以整合用药、认知训练及生活方式数据,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干预方案,延缓疾病进展,进而建立“医院—社区—家庭”三级联动的管理模式,实现疾病从发病到诊断,以及后续的治疗及预后的全程动态化管理。
目前,苏大附四院已经同区域医联体单位建立了阿尔茨海默病、睡眠障碍等慢病管理中心,正在与其他单位密切沟通,计划逐步推广该系统,未来还将探索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联动,扩大应用范围,让智慧医疗真正惠及更多患者和家庭。
作为区域公立三级医院,当前,苏大附四院积极探索智慧医院建设,为区域患者健康插上科技的“翅膀”。
不久前,苏大附四院互联网医院功能全新升级,28个科室、150多位医务人员开展线上门诊。“除了挂号、缴费、查询等基础功能外,我们增设了自助开单、检查预约等服务。对于常见慢性病,医院还提供线上复诊咨询以及药品配送到家等服务。”苏大附四院信息处副处长叶栋说。
AI大模型也在全面赋能诊疗。苏大附四院放射科引入AI大模型,在肺结节筛查及骨折诊断等关键领域让AI承担初筛工作,大大提升影像诊断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