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怡璇 彭小丽
九月,桂香浮动,又一批苏州学子怀揣梦想走进校门。站在他们身后为之护航的,是一项温暖人心的公益事业——由苏州市教育局、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市慈善总会(基金会)以及各县级市(区)慈善总会联合开展的“助学圆梦”项目。
自2004年启动以来,该项目已持续奔跑了22个春秋,累计资助3.61万余名困难学子,共发放助学善款6681.39万元,其中,由苏州市慈善总会(基金会)支出善款3242.62万元,为困境学子铺就一条通往知识殿堂的希望之路,为“乐善苏州”写下充满书香的慈善注脚。
一盏灯的传递
家住姑苏区的传楷(化名),是河海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一名研三学生。即将毕业的他,许下了一个朴实而坚定的心愿:“工作后,我计划每月从工资中拿出固定部分,来帮助其他困难学生。因为我深知这份帮助对一个困境学子意味着什么。”
传楷的故事,是“助学圆梦”项目播下善种、结出硕果的生动写照。他成长于一个困难家庭,父亲患有精神疾病,母亲是公交车司机,高中时领到的“助学圆梦”助学金,不仅缓解了家庭的压力,也点亮了他求学的希望。怀抱感恩之心的传楷在步入大学后选择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回馈这份善意。在校期间,他坚持在康复中心陪伴自闭症儿童,参与社区环境清理等志愿活动。寒暑假返苏,他主动加入“暖心计划”,为社区老人、困境儿童送去关怀,彰显出慈善事业“薪火不息,代代相传”的深远力量。
如果说善意是一盏灯,那么“助学圆梦”项目便是在传递灯盏,在这个过程中,受助者蜕变为助人者,并用实际行动书写爱的延续。如今,这盏灯又传到了新一批学生手上。
“谢谢慈善总会,这份帮助对我来说很及时,让我可以安心地步入大学校园。”在2025年“助学圆梦”活动现场,拿到助学金的小赵开心地说。18岁的小赵是名准大一新生,即将就读无锡太湖学院,学习智能制造相关专业技能。他读小学时,爸爸不幸遭遇车祸,伤及神经系统无法工作,常年需要吃药治疗,在厂里打工的妈妈成了家中的主要经济来源。“有了这份慈善支持,妈妈肩上的负担可以减轻很多。我日后也会多多参与慈善公益服务,继续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小赵说。
今年暑期,“助学圆梦”项目继续对苏州各县级市(区)范围内的低保、低保边缘、人均月收入低于全市两倍低保标准家庭和特困职工家庭考入普高、中职、大学(含大专)、硕士研究生的新生进行资助,苏州市慈善总会(基金会)和各县(市、区)有关单位共发放助学金229万元。
截至8月26日,该项目已资助全市困难学生789名。其中,中小学生200名,普高(中职)学生445名,本科(大专)学生130名,研究生14名。今年资助的困难学生中,有6名学生被985、211工程高校录取。
一张网的密织
苏州“助学圆梦”公益项目能够坚持22年不断档,并且形成覆盖广泛、标准清晰的帮扶体系,这背后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苏州市慈善总会作为该市最具代表性的慈善组织之一,承担着大量政府委托、支持的民生救助和公益项目,从其实际运作可以窥见“助学圆梦”项目的更多细节。
苏州市慈善总会坚持“扶贫弱、救急难、补短板”的精准帮扶方针,按照“政府救助”“社会资助”“慈善帮扶”政社企三级联动的模式,不断扩大救助学生范围,积极打造助学品牌,吸引了更多爱心力量加入,将这张慈善网越织越密。
地方国企苏州银行是苏州市慈善总会开展“助学圆梦”项目的铁杆伙伴。今年,苏州银行再掷80万元,为寒门学子点亮新学年。据统计,从2014年在苏州市慈善总会设立“苏州银行慈善爱心基金”以来,苏州银行已把3272万元注入基金池,先后启动了63个救助项目,累计支出2302万元,让扶贫、救灾、助学、义诊的善意在城市落地生根。
在“助学圆梦”的版图上,可以看到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力量。2018年,苏州市民卡推出慈善品牌项目“2元慈善爱心行动”,7年来依托该行动累计向市慈善总会捐赠267.68万元。2024年,苏州市民卡再续68万元,其中48万元化作助学金,20万元温暖新市民子女。2019年,苏州市光彩事业促进会递来22万元助学“接力棒”,市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再补13.82万元,为困难学子兜底。
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和谐的重要标志,更是一项全民事业。只要关心、支持慈善,身体力行参与其中,都是在积累道德的力量。今年,苏州市慈善总会(基金会)还通过“教育帮困”“同行向善”“昆山钞票”“景行助学”等冠名基金,帮扶329名困难学生,支出42.74万元助学金。
一群人的接力
“助学圆梦”的坐标从未被户籍锁定——苏州市慈善总会联合苏州弘化社慈善基金会,于2022年开启“人人圆梦助学计划”,把爱心助学的半径拉长,让教育的火种跨城接力,在偏远山区绽放光芒。
云南省鲁甸县鹊落村14岁少年小伟的人生轨迹,便是因“人人圆梦助学计划”悄然改变。时间回溯至几年前,那时小伟正面临人生困境:母亲离家,父亲沉溺酒精,为了照顾三个年幼弟妹,小伟有了辍学的念头。转机发生在志愿者刘妈妈的到来。在计划帮扶与志愿者刘妈妈的鼓励下,小伟父亲重新振作,小伟也得以重返课堂,凭借刻苦学习成为年级佼佼者,更获荐赴北京录制节目,第一次见识“高楼插云、灯火比星亮”的繁华,真切感受到“祖国的富强”。?
“是你们的爱,让原本冷清的大山变得暖和起来。”小伟在感谢信中的这句话,正是“人人圆梦助学计划”的初心写照。截至2024年底,该计划已累计发放助学金542.35万元,为4240名偏远地区学生送去关怀与希望,让更多“小伟”的求学梦想在大山深处生根发芽。?
苏州市慈善总会还与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于2022年共同发起“书海扬帆”对口援助捐书计划,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搭建起通往广阔世界的阅读桥梁。截至2024年底,这项暖心工程已累计向新疆的霍尔果斯、巩留、阿图什,西藏的林周,陕西的周至等9个地区的237所学校及单位,捐赠图书53.93万册,合计2178.72万码洋,折合资金价值达1843.31万元。一本本书籍,如同撒向戈壁草原、雪域高原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此外,在2018年,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三级慈善总会还携手波司登集团,共同捐资1100万元,将贵州省思南县长坝波司登小学进行全面升级。新校园落成后,辐射周边15个村庄,让1119户贫困家庭的适龄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
从一份助学金的温暖,到一群人的爱心接力,苏州正在用点滴善意,托举起更多困境学子的求学梦,让他们安心踏上求知坦途,也让“向善”成为这座城市最温柔、最恒久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