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新华日报

南京市栖霞区:锻造高素质的“安全守门人”

日期:09-26
字号:
版面:第12版:强基       上一篇    下一篇

“张师傅,您这眼镜可得戴好,不然有些题目可能看不清楚啦!”“别紧张,就跟平时复习一样,按照自己的节奏答题就行!”近日,在南京市栖霞区应急管理局组织的安全生产“三岗人员”(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考核现场,考前宣教环节暖意融融。考官们不仅将考场纪律要求与安全警示精准融合,更通过互动交流舒缓考生情绪,细致提醒注意事项,还同步调研培训与考试服务情况,让这场“安全守门人”的考前教育,成为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创新实践。

纪律与警示“双融合”

互动中筑牢思想防线

以往考前宣教多是“照本宣科”的考场纪律强调,考生难免觉得枯燥。此次活动打破刻板模式,以“身边事”说“纪律理”,用本地实际发生的“血泪教训”敲“安全钟”。“大家看这个发生在我区的事故,某高处作业人员未持有高处作业证,未按规定系统进行学习并通过考核,不具备正确使用安全带等防护用品的能力,最终导致亡人事故发生,这是对个人的不负责,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家庭的不负责任,太多的案例告知我们一个事故足以击碎本应幸福的家庭!”考官结合典型事故案例,一边剖析“三岗人员”安全知识与安全事故的必然联系,一边抛出问题与考生互动:“如果考试时心存侥幸,工作中会不会也对安全规定‘打折扣’?”

现场考生纷纷回应:“肯定会!考试都试图蒙混过关,工作怎么可能严谨!”“这就跟开车一样,科目一都作弊,上路能守规矩吗?”通过你来我往的交流,“考试纪律是安全底线的第一道关口”的理念深植人心,让考生在思辨中明白:守纪律不仅是为了通过考试,更是为了守住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温情服务“细处暖”

细节中舒缓紧张情绪

“年纪大了,一考试就手心冒汗,你们这么一说,我心里踏实多了!”52岁的特种作业考生李师傅感慨道。针对不少考生尤其是年长考生的紧张心理,来自南京市栖霞区应急管理局的考官们化身“贴心助手”,用拉家常的方式缓解压力:“您经验丰富,平时工作中注意的安全细节,都是考试的‘活答案’,放轻松!”

同时,考官逐位提醒:“考试时别慌,先把个人信息核实清楚,看清题目再作答,遇到难题先跳过或标记,合理分配时间。”对佩戴眼镜的考生,特意叮嘱“检查一下镜片是否干净”。这些细致入微的提醒,像一股暖流,让考生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

调研问需“听心声”

优化服务提质效

在宣教和互动间隙,考官们还进行了简单的调研访谈,围绕“培训内容是否实用”“考试流程是否便捷”“日常培训是否到位”等问题,倾听考生对培训考试服务的意见建议。

“希望培训机构能多些因人施教,兼顾不同情况的学员,光讲理论有点抽象。”“考试系统能不能提前开放模拟操作,让我们熟悉一下界面?”考生们坦诚建言,考官认真记录,并表示“大家的需求就是我们改进的方向,只有不断优化服务,才能让我们‘三岗人员’真正学得进、考得好、用得上。”

此次南京市栖霞区应急管理局考前宣教工作的立体化升级,让对“三岗人员”的考前宣讲不再是单向灌输,而是变成了“纪律宣讲+安全警示+情绪疏导+服务调研”的多维赋能。考生们纷纷表示,这样的考前教育“听得进、记得牢、心里暖”。下一步,安全生产理论考试栖霞区考点将持续完善这种模式,让纪律意识更入脑、安全理念更入心、服务举措更贴心,为锻造高素质的“安全守门人”队伍打下坚实基础,从源头为安全生产筑牢防线。 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