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南京的生活污水究竟去哪儿了?这也许是很多南京市民心中的疑问。为了解答市民的疑惑,江苏金陵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陵环境”)各污水处理厂通过设立开放参观日、街道社区共建、中小学夏令营参观、线上直播的形式,致力于向青少年和市民群众开展环保知识宣传,邀请大家一起走进污水处理厂探寻答案。
曾经,传统污水处理模式面临能耗高、厂网协同弱、尾水利用难的痛点,既增加运营成本,也制约生态效益发挥。如今在南京,金陵环境下属桥北污水处理厂的转型升级尤为亮眼:该厂“厂网河湖”一体化模式打破管网与厂区的运营壁垒,用节能设备升级、智能调控优化等节碳实践降低能耗,凭借这套“破痛点、提效能”的组合拳,成功入选国家第一批“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名单”,成为南京污水治理提质的典型样本。
作为南京水务集团控股子公司,金陵环境近年来更以全局视角推进转型:锚定传统污水处理高能耗的核心痛点,以“红领金陵·生态先锋”党建品牌凝聚技术攻关力量,从单厂节能到全链条低碳,从工艺优化到标准输出,一步步破解行业转型难题,最终走出一条兼具实用性与示范性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
党建赋能,紧扣主责主业
绿色低碳发展事关高质量发展成色、事关永续发展根基。污水处理既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领域。金陵环境围绕污水处理主责主业,强化污水运管机制,着重于源头节水增效、处理过程节能降碳、污水污泥资源化利用,全面提高污水处理综合效能。
作为国有企业,金陵环境始终以党建为引领,聚力政治领航,突出思想建设。金陵环境党委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带领下属党支部围绕主责主业和重点中心任务攻坚,更凭借扎实的党建工作成效,分别在2021年和2024年获得市国资委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长期以来,金陵环境把企业改革发展的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围绕民生、绿色、低碳、环保等关键领域提炼口号,建立党建任务与企业重点改革清单的对应机制,确保品牌理念可落地、能量化、见实效。进一步将党建指标嵌入生产经营全链条,金陵环境始终将中心生产工作置于聚光灯下,注重安全生产、精益管理、降本增效,让党务与业务同频共振、互促共赢。
2024年全年,金陵环境管理的9座污水处理厂共收集处理污水6.89亿吨,日均处理污水188.22万吨,同比上升2.48%,水质合格率100%;累计完成COD削减量15.4万吨,同比上升9.62%;氨氮削减量1.66万吨,同比上升2.12%;TN削减量1.52万吨,同比上升4.57%;TP削减量2130吨,同比上升1.9%。出水COD、TP、氨氮等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四类水水质标准。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不仅印证了金陵环境在污水处理领域的硬实力,更让其在2024年荣获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南京市“推动高质量发展,争当示范引领”先进集体称号。
技术创新,助推低碳运营
走进位于金陵环境下属城南污水处理公司的通沟污泥处理生产车间,传送带上的污泥匀速前移,脱水、干化设备的运转声平稳有序,整套生产线像精密钟表般高效运行。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份看似寻常的顺畅背后,藏着项目团队曾咬牙攻克的“无先例”难关——毕竟,这是南京第一个“通沟污泥处置”项目。
面对挑战,金陵环境主动探路攻坚,持续优化工艺,从项目开工、竣工验收再到带料调试,仅用短短数月便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自投运以来,已累计处理污泥11243.82吨,为当地污水治理立下了汗马功劳。
作为国有企业,金陵环境以技术赋能生产力为根基,紧抓品牌“生态”主题,以绿色低碳运营模式为方向,以技术创新筑牢绿色基底。
金陵环境开展污水处理绿色低碳关键技术攻关,重点突破高性能膜材料、环保型药剂、智能监测与优化控制等关键共性技术,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污水处理工艺融合发展。2024年9月,金陵环境成立“JITRI—金陵环境联合创新中心”,联合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聚焦再生水生态化应用、低碳工艺研发等课题,推动技术转化与场景拓展。
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服务竞争力,金陵环境锚定绿色低碳产业赛道,加快环保市场开拓步伐,持续提升再生水的应用能力,2024年再生水总供应规模达59.5万吨/日。此外,金陵环境还深度参与长江大保护,通过提标改造、再生水回用等措施,其“智慧化+低碳化+资源化”模式为全国污水处理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在光伏赋能低碳生产方面,金陵环境积极拓展新能源业务领域,落地实施了“水务+光伏”融合发展模式:污水处理厂内,建筑物屋顶、水池上方以及绿地空间,随处可见整齐排列的光伏板组件,建成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储能调节”为核心的能源利用体系。截至目前,金陵环境已成功实施桥北污水处理厂3.87MWp、江心洲污水处理厂14.85MWp两个项目,城南污水处理公司、八卦洲污水处理厂等光伏项目建设也正在积极推进中,总占地面积达10.9万平方米,清洁能源供应的规模化逐步形成。
职工合力,建设红色阵地
近日,作为首批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金陵环境下属铁北污水处理厂一场讲解污水处理单元与工艺的直播,让污水处理全过程走进更多人视野,吸引超6万人在线观看、11.7万人回看。而这些让环保知识“走出去”的实践,正是金陵环境“职工聚力,建设红色阵地”的生动开篇——金陵环境不仅坚守污水处理主责,更主动扛起环保宣传重任,让红色阵地的影响力延伸至社会。
国有企业品牌建设的落点,在于打通“最后一公里”,把红色基因植入班组、工位,让每名职工成为品牌叙事的主角和传播节点。金陵环境深谙此道,将红色阵地建设与职工成长、品牌实力深度绑定,以“红色引领把方向、红色堡垒创一流、红色铁军当先锋、红色阵地强党性、红色文化促担当”五个抓手为核心,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金陵环境建立“党建在班组”机制,依托党建阵地开展月度集中学习与岗位练兵,通过党员骨干“传帮带”,推动下属各污水处理厂争创“职工技能创新工作室”“职工导向工作室”,让红色阵地成为凝聚职工、提升能力的“主阵地”。
在红色阵地的赋能下,金陵环境不断推进职工职业技能水平提升:江心洲污水处理厂结合一线生产实际,以职工技能工作室为载体,定期开设《电气控制柜常见原件作用》《滤池浸泡及巡视要点》等课程,通过“理论+实操+随堂测试”的模式,帮职工夯实技能;城南污水处理公司的“午间课堂”同样务实,管理、技术骨干带头走进生产一线当讲师,围绕高低压配电设备、粗格栅运行工艺等核心内容“教实招”,课后还通过“小测验”检验效果,确保职工“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红色阵地激活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最终转化为职工队伍的硬实力。金陵环境先后斩获市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团市委“青年文明号”、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
战鼓催征,千帆竞发。党建品牌聚力铸就的成果,为未来发展锚定了方向。“在水务集团‘南水先锋’党建品牌引领下,金陵环境‘红领金陵·生态先锋’将秉承党建引领,共筑低碳未来,继续坚守‘守护碧水蓝天,创造绿色价值’的使命,以打造‘省内领先、全国一流’城市水环境治理综合服务商为目标,内强管理、外拓市场,为确保实现‘十四五’完美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为全市水环境治理作出更大贡献。”江苏金陵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介绍。 林矗 张广瑞 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