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赋能“一站式”学生社区精准治理
日期:09-26
□ 张乐陶
当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学生群体在需求上体现出多元化倾向,在行为上呈现出个性化特质。当前,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技术正为破解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治理效能瓶颈提供关键支撑。通过对学生成长需求的精准画像与社区资源的智能匹配,有效提升了服务精准度、化解资源整合难题,推动了“一站式”社区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深化,切实增强育人实效。
“一站式”学生社区治理的治理优势
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能够解决技术瓶颈问题。当前,部分高校的学工、教务等部门系统相互独立,数据无法进行关联分析,导致辅导员调取数据困难,决策依赖个人经验;部分高校的学生数据管理系统无法满足大规模数据分析的需求,服务供给与需求存在错位现象。大数据赋能治理模式能够大幅提升“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服务能力和效率。同时,在校园文化与管理特色融合方面,新服务模式能够在尊重现有校园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理念,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注重技术应用的同时兼顾文化传承,增强新老师生的情感认可。
大数据赋能视角下治理创新的路径探索
技术架构的突破性重构。高校应制定全校技术平台统一规划,明确信息系统统一化的具体步骤与技术路径。例如,成立技术整合项目组,负责评估系统兼容性,选择科学合理技术方案,设计统一数据交换标准与接口,并制定详细时间表与实施方案。通过构建一体化的技术平台,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数据的高效无缝对接和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并且,在数据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的前提下,完成跨部门的数据建模与分析。南京财经大学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注入智能化动力。通过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的协同推进,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有望展现出新的活力。通过大数据分析后的计算评估,可将心理危机突发预警的响应时长大为缩减,人工智能的决策建议将对异常行为数据进行捕捉,为精准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这种技术架构不仅提升了管理效率,还显著增强了对学生需求的响应速度。
服务模式的精准化转型。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各类数据进行深度剖析与挖掘,从而精准洞察学生多样化的需求。通过对学生学习数据、生活消费数据、社交数据以及活动参与数据等多维度信息的分析,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状况、兴趣偏好以及心理诉求等。通过对学生的选课数据和成绩数据进行细致分析,能够精准定位学生在特定学科上的知识短板,进而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学业辅导;也可分析学生社交数据,了解其社交圈子与社会关系,为开展社交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例如,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在治理主体多元化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该校通过搭建协同治理平台,将学生、教师、家长、社会机构等多方力量纳入治理体系。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反馈需求与建议,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并提供指导,家长可参与学生成长规划,社会机构则能提供专业支持与资源。大数据赋能下的“一站式”学生社区治理让服务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判转型,学生社区的治理也正朝着技术架构体系化、服务模式主动化、治理主体多元化的方向迈进。
管理机制的适应性变革。管理创新的有序推进,离不开制度保障与人员协同这两大关键要素的协同驱动。为此,需构建高效的资源整合机制,强化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以此达成服务资源的共享以及优化配置的目标。成立跨部门工作小组,负责协调推进各部门之间资源整合工作,消除人为限制与障碍。将学校图书馆、体育馆、心理咨询中心等资源进行整合,建立统一资源管理平台,学生可通过该平台查询与预约各种资源。同时,推动技术更新与一体化进程,确保技术平台始终适应资源整合需求。例如,山西大同市于智慧社区建设进程中提出“五网融合”理念,所构建的“管理神经中枢”系统整合了政务、文旅、交通等12类数据,实现了社区事件30分钟内的快速响应。此模式给予我们借鉴意义,高等院校能够与市政平台对接,达成学生实习就业信息与城市人才库的实时匹配,为学生择业提供参考,为政府指导就业工作提供依据。而“管理神经中枢”系统宛如多元共治的有机统一架构,协同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社会机构等多方面力量开展科学共治的崭新格局。
融合校园文化与管理特色。在推行大数据赋能“一站式”学生社区精准治理过程中,充分尊重与传承各高校校园文化与管理特色。将校园文化元素融入技术平台设计与服务内容提供中,使新服务模式既具现代化气息,又保留校园文化独特魅力。例如,在在线服务平台界面设计中,融入学校标志性建筑、校训等元素。高校亦可在推进社区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充分考量学校自身的文化传统与特色元素,精心策划并组织蕴含校园文化内涵的活动。
随着数字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治理领域,学生社区将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其一,技术架构从单点突破向体系化发展转变,构建起涵盖物联网感知层、大数据分析层、人工智能决策层的立体架构;其二,服务模式由被动响应向主动预判转型,通过构建学生发展数字孪生模型实现精准干预;其三,治理主体从单一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变,通过引入多方力量参与社区共建,形成协同治理的全新局面。
同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更促使新兴技术与方法不断涌现。未来的研究工作应重点关注如何将这些新技术、新方法高效应用于“一站式”学生社区精准治理,以实现治理效能的持续提高。此外,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大数据赋能治理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长期影响,从而为高校育人工作提供更具科学性的支持。
(作者单位:常州工学院;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大数据赋能‘一站式’学生社区精准治理的研究”〈项目编号:2025SJSZ057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