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川:赓续红色血脉,创造幸福生活
日期:09-24
伟大的胜利铸就不朽的丰碑。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来自南通市崇川区的两位杰出人物——九旬抗战老兵周广汉和全国先进模范代表缪愿戍,以不同方式诠释着同样的信仰与坚守,诉说着这片土地孕育的红色故事。
日前,由退役军人事务部宣传中心与央视新闻联合推出的《戎装》特别策划正式播出,节目组跨越9省31市,走访了80位抗战老兵,记录了诸多珍贵历史记忆,崇川区抗战老兵周广汉名列其中。
记忆诉说历史,勋章见证无畏。九三阅兵当天,97岁的周广汉早早守候在电视机前。当《保卫黄河》的雄壮旋律响起,他眼眶湿润,低声跟唱,仿佛重回曾经的烽火岁月:在南通城郊站岗放哨的寒夜、冒着枪林弹雨为部队传递情报的黎明、“豺狼入侵,必斗争到底”的青春誓言……日寇进犯南通时,少年周广汉毅然告别农田,成为本地抗日队伍里一名侦察兵,先后参加了岔河、黄桥、石港等多场战斗。如今,荧屏上现代化的钢铁洪流滚滚向前,国之重器逐一亮相,这位曾经在战火中穿梭的老兵挺直脊背,眼中迸发出自豪的光芒。“看啊,这就是咱们的国防重器!”他坚定地对着身旁的家人说道,字字铿锵,“中国今后大有希望。”
同一时刻,千里之外的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缪愿戍正近距离感受盛大阅兵仪式带来的震撼。战鹰呼啸、铁流滚滚,铿锵有力的步伐声撼动大地,她心潮澎湃:“我为祖国的强大感到无比自豪,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无比踏实和骄傲!”
当全场齐声高唱国歌时,一股暖流直击心灵,她更加深刻地领悟到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守护的“国泰民安”,已然在国人的接续奋斗中成为现实。这让她不禁回想起2020年那个寒冬,作为江苏重症护理支援队队长,她带领20名精英护士驰援武汉,先后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和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奋战50天,全力救治每一名患者。从抗疫一线到阅兵现场,不变的是使命与担当。“阅兵式上铿锵的步伐,是祖国强大的心跳声。”缪愿戍动情地说。民心如磐汇聚强大合力,这种强大不仅是国防军事实力,更是民族魂、中华情的延展和升华。
崇川区是一片孕育英雄的土地,顾民元、徐惊百、宋祖望、单鹤涛等抗日英烈诞生于此。如今,以祖望社区、文俊村社区、鹤涛路等为代表的一批纪念性地名,将抗日英烈的姓名与血脉深刻融入城市肌理;红十四军秘密联络处旧址、崇川区烈士陵园、顾臣贤烈士纪念园等红色阵地,串联成一座“可听、可看、可感”的教育矩阵;活跃于街头巷尾的“青骑兵”红色故事宣讲小队,更让厚重的历史走出展馆、走进生活,融入百姓日常。这些多层次、沉浸式的载体,共同构筑起崇川区市民群众中鲜活而动人的情感联结与精神共鸣。
从周广汉的戎装岁月到缪愿戍的使命担当,从抗战烽火到和平时期的奉献,红色基因始终在这片江海之城生生不息。近年来,崇川区通过开发红色研学线路、打造红色思政课堂、培育红色宣讲人才等模式,持续加强红色资源的挖掘、传播与保护。当前,崇川正不断拓展和焕新红色教育阵地、打造和完善红色宣讲队伍、进一步丰富红色文化活动,号召广大市民群众争做红色故事的讲述者、红色文化的传播者。这份深植于城市的血脉,汇聚成生生不息的幸福源泉,正伴随新时代的脚步不断焕发光彩,照亮未来,融入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
许雷 张淑雯 顾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