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不久,长沙一中学被举报“部分班主任在教室私装监控”。经涉事学生一再投诉,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已督促学校安排专人予以拆除。
教室虽是公共场所,但学生在其中的学习、交流、休息等活动,仍具有一定的私密性。私自安装监控,不仅涉嫌侵犯学生的隐私权,更折射出一种简单化的管理思维——把监控等同于“保护”。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而非用技术手段“控人”。与其把学生当作管理对象,不如试着让学生成为自我管理的主体,使学生养成自律的品质,相信润物无声的引导,肯定比无处不在的电子眼更管用。 杨丽/文 张永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