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新华日报

汗水里的丰收:辛勤浇灌,旱情之下颗粒归仓

日期:09-23
字号:
版面:第3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你看,这稻谷正处在扬花灌浆期,再过段时间就会灌浆结束,10月底11月初就可以陆续收割了。”9月17日,记者走进建湖县亿乐粮食种植家庭农场,正值水稻扬花灌浆期,微风拂过,绿浪翻滚。

“稻谷刚出来的时候,是瘪的,经过扬花灌浆后,就长得饱满又圆润。”农场负责人唐勇笑着介绍。在唐勇的悉心照料下,水稻不仅没有受到前期旱情影响,反而愈发茁壮。“这300多亩南粳9108长势十分喜人,根据目前测产情况,预期干稻产量能达到每亩1300多斤,今年又是丰收年!”

望着眼前日益成熟的水稻,唐勇道出了与去冬今春罕见旱情那场激烈较量。

去年11月下旬播种小麦后,眼看着土地干裂,他果断决定从河道抽水缓解旱情。“当时,大家都盼着能下一场雨,按照以往经验,雨总会来的。”可唐勇深知,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老天爷身上。3月,看着土地愈发干涸,他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组织人力从河道抽水灌溉,为土地注入了生机。

6月伊始,小麦收获,水稻播种时,旱情依旧严峻。唐勇用水泵将外面河道的水翻进内河,确保适时完成夏播夏种。

6月26日左右,雨水润湿了土地,为水稻送来了生命之源。尽管过程中困难重重,但唐勇始终坚守在田间地头,用心查看每一处灌溉情况,确保每一株幼苗都能茁壮成长。幸运的是,进入梅雨季后,干旱得到缓解。

目前,库里自家两处农场收割的小麦,共400多吨,正等待有一个好价格出售。“但在收水稻前要全部卖出,收益只能持平保本。”这也让唐勇稍稍松了口气。

“冈西的土壤具有一定的油性和黏性,含水量相对较大,地势较其他地方低洼。”唐勇解释,独特的地势和土壤是此次旱情下仍然丰收的重要因素,同时选择优质的农作物品种至关重要。田里种植的南粳9108不仅具有较强适应性,更是优质的食味品种,这为农场带来了理想的收益。

此外,唐勇还尝试稻鸭共生、稻蟹混养等生态种养模式,不仅减少农药使用,还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唐勇指着不远处的大棚说:“那是我们的试验田,种植着新品种水稻,还养了50多只鸭子,看看稻鸭共生的可行性。”大棚内,绿油油的水稻生机勃勃,不时伴随着鸭叫声。

“等水稻经过烘干后存入仓库,再加工包装成大米销往全省各地。”唐勇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提升效益,他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与中国邮政、鲜丰汇等平台深度合作,有效拓宽增收渠道,农场每年可实现成品大米开票销售550万元以上。在采访过程中,唐勇又接到了2000单成品米的订单。“我每周固定订单至少有2000多单,高峰的时候能达到6000多单呢!今年农场已经开票400多万元,估计年底能冲上600多万元。”他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