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季 铖
这两天,南京市秣陵街道高湖社区的百家湖西花园小区业委会正谋划着“外出取经”,学习先进经验做法,进一步服务好小区业主。这是前阵子召开的“家门口的支部会”上做出的决定。
高湖社区去年刚刚成立,辖区内多是商品房小区,买房落户的市民很多,是典型的城市型社区,也面临着所有城市型社区治理的共同挑战——居民之间很陌生。社区党委从成立之初,就坚持党建引领,充分激活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让“陌生社区”变成“熟人社会”,探索城市型社区治理新路。
邻里“破冰”,从党员开始。高湖社区基本以小区为单位成立党支部,选派社区党员干部担任党支部书记,为加强社区党委与支部联系,每月相对固定时间召开“家门口的支部会”。物业办公室、社区广场、小区内的幼儿园……哪里方便,哪里靠近居民,支部会就在哪里开。距离上尽最大努力靠近,激发了大家的参与热情。一位80多岁的老党员在会上激动地说,“如果没有这场家门口的支部会,我这辈子可能都没机会再参加组织生活了。”
“家门口的支部会”不仅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也协商居民生活的急难愁盼,并邀请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多方成员参加,现场解决问题。在颐和美地西园,废弃网球场通过“家门口议事”模式翻新再开放;海花苑倒塌的围墙,经“家门口的支部会”上多方协商,创新采用“众筹+共建”方式完成重建;丽天花园里,一场星空下的支部会直面物业经营困难即将撤场难题,居民们共商共议形成解决方案……
小区里的难题一件件解决了,“家门口的支部会”一次次更热闹了,邻里之间也越来越熟络了。“原来不知道小区里有这么多党员邻居,现在我也加入了他们,为自己的家园出分力。”家住百家湖西花园的王先生现如今已是小区党员志愿队的一分子,经常参与到小区各类志愿服务中。
高湖社区党委还牵头打造“治理朋友圈”,与江宁开发区商圈党委、牛首山管委会、江宁移动公司、苏豪集团等党组织积极联动,目前已与周边30余家单位形成共建矩阵。不仅党员互动、党建联建,还把共建单位各类资源引入社区,进一步丰富居民生活。今年社区的新春游园就导入了共建单位的商户资源,实现“零成本”办盛会。社区的每月“便民活动日”,如今采用“群接龙”接单模式,共建单位主动“认领”服务摊位,党员带头提供志愿服务。近期,社区又在筹划与金陵饭店合作开设“厨艺课堂”,打造“技能传授+情感陪伴”服务链;联合高校组建“银龄帮帮团”,开展智能手机教学等7类适老服务。
高湖社区通过党建红色力量充分激活了居民自治力量,整合资源构建治理生态,努力为城市型社区治理提供可参考可复制的经验。眼下,这个年轻的社区正将治理触角向“数字+”“文化+”“两新+”延伸,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图景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