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盛文虎 通讯员 玄组轩
9月19日,一堂别开生面的“线上党课”,吸引了玄武区数百名党员关注。镜头前,省委党校副教授徐欣以《探索国际经贸格局变化与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建设》为题,结合全球形势和产业前沿,深入浅出地阐述对外开放的新路径、新使命。镜头外,参训党员们聚精会神,不时低头记笔记,并与专家进行热烈互动。
党员教育培训因党而生、为党而兴。今年以来,玄武区紧扣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新任务、新要求,认真落实省、市工作部署,聚焦培训体系、资源、机制、目标四个维度,系统开展“百名典型讲党课、千名书记进党校、万名党员学理论”活动。围绕“谁来讲”“对谁讲”“讲什么”“怎么用”等关键问题,玄武区组织系统抓细抓实全面覆盖、精准供需、质效提升、学用转化,全力打造党员教育培训赋能增效新模式,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先锋”动能。
从“一个都不能少”到“一刻也不能停”
近日,玄武区第一期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举办,机关、卫健、国资、社区、“两企三新”等领域502名基层党组织书记有计划、按批次、分类别的“充电蓄能”。
党员教育培训对于提升党员队伍素质、强化党组织战斗力有着重要意义。玄武区锚定5年内培训时长全达标的基本要求,完善“区级示范培训、党(工)委普遍培训、基层党委兜底培训”机制,按时序确定42个班次计划,全年计划开展20期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
针对领域特点和群体实际,玄武区有的放矢推进培训任务落到实处。社区领域,重点围绕矛盾调解等基层治理工作,育强社区书记和网格党支部书记两支“领头雁”队伍。“两企三新”领域,聚力解决工学矛盾,通过“周五下午讲堂”“午间充电站”等形式,持续创造条件扩大培训覆盖面。机关领域,党务干部重实操演练,谨防“灯下黑”,普通党员重作风改进,提高为民服务温度。教育卫健国企等领域,以“党建+技能”融合式学习推动素质全面过硬。
面向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党员,玄武区深化党员楼栋长联户机制,结合志愿服务开展“送学上门”。面向流动党员,坚持支部书记结对挂钩,采取“线下定期邮寄学习资料+线上微信实时推送”的方式,确保有的学、记得学。面向新就业群体党员,在“宁小蜂”驿站等基层服务站点配发学习材料,帮助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
从“人人都是讲师”到“处处皆为课堂”
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风之化雨,则草木欣欣。党员教育培训入脑入心,既要找对人,也要把准脉。
玄武区征集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先进典型,建立75人的党课主讲人队伍,带头领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论述精神。推动119名领导干部上讲台,同时注重挖掘兼职教师,建立基层一线工作者、经济社会人士等个性师资库,纳入“小巷总理”、大模型工厂首席数据官等优秀讲师。
“如何破解社区治理难题?”“支部活动怎样更有吸引力?”首期培训班上,4名社区党委书记及1名网格党支部书记聚焦矛盾调解、志愿服务、物业管理、与企共建等主题作经验分享,帮助参训学员破解书记工作“怎么抓、抓什么”难题,不断提高“头雁”队伍工作执行力。
党员需要什么,培训内容就要聚焦什么。玄武区编制“党性锤炼、警示教育、廉政法治、创新发展、基层善治”等党员教育线路,整合51个点位资源,打造“精神溯源—镜鉴守正—法纪固本—产业跃升—民生提质”全链条学习场景。分类开发现场教学点,聚焦党性教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社区治理等,推出“玄武初心之路”沉浸式教学、“国际数据港”“大模型工厂”等数据产业研学式教学、台城花园社区全过程人民民主观摩式教学。
让党员在家门口接受教育,玄武区开展优秀作品“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活动,组织集中阅看、交流分享,结合岗位职责谈感悟、找差距,增强教育感染力与实效性。开展“红色档案展览进基层”活动,在党群服务中心、远程教育站点等进行巡回展览,已组织参观8场次,覆盖400余名党员。
从“纸上得来终觉浅”到“知行合一需躬行”
学以致用,是党员教育培训的“后半篇文章”。如何把培训的成果转化为发展的动能?玄武区将实用导向贯穿于课程设计、授课方式、转化路径、评价体系全流程,采用“体验式”“沉浸式”等培训方式,注重“课堂教”与“实地练”相结合,实现“教”“学”相长、“知”“行”合一。
党员教育培训过程中,玄武区紧扣中心任务,梳理当前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中的痛点难点,转化为培训中的核心课程,确保同频共振,避免学用脱节。开发案例课程,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用好实例剖析、实践指引等工具包,让参训学员既掌握学了什么,更了解怎么用,为后续学用转化打下坚实基础。
用好“身边人”,阐述“家国情”。玄武区深入挖掘在产业发展、城市更新、基层治理等重点任务一线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个人和集体,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激励广大党员学榜样、重实干、建新功。开展“金陵志愿红”专项行动,完善“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的点单式服务模式,引导党员在服务群众中践行为民服务宗旨。
依托“双结对、双促进”机制,玄武区聚焦居民所需和单位实际,引导818人次党员担任一日网格员,走访445家住户,累计收集154条意见建议,确定60件民生实事。推出“四联建、四融合”服务产业强区先锋行动,聚焦数字经济、环湖文旅、跨境电商等方面,确定8类先锋行动27个具体项目,链接400余家产业联盟成员单位共同助力,进一步推动学习成果在基层治理、产业发展、为民服务等一线落地,让培训实效看得见、摸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