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新华日报

淮阴区长江路街道:财务规范化护航集体经济行稳致远

日期:09-22
字号:
版面:第8版:一线视点       上一篇    下一篇

近日,淮安市淮阴区长江路街道制定《关于规范村(社区)集体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针对集体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痛点难点,推出创新性管理举措。通过严格会计核算、强化资金监管、健全内控制度等多维发力,系统推动财务管理走向制度化、透明化、高效化,为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

制度筑基:规范核算与资金管理

针对账目混乱、核算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街道建立“报账制+第三方代账”双轨机制,由专业机构负责记账,企业设立独立银行账户,明确经理办公会议成员并配备专职报账员,杜绝“自账自管”风险。资金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要求收入款项及时存入银行,严禁坐收坐支、违规借款、私设小金库等行为;设定日常备用金上限,较大金额支出须通过企业账户转账,实现全程留痕。同时明确集体企业每年需将不低于净利润的20%比例上交村(社区)集体,既保障资产增值,又为基层公共服务与民生改善提供资金支持。

监管赋能:构建资产内控闭环

新规对固定资产与存货实施台账管理,重大资产处置须经集体决策,流动存货执行进出库登记和领用签单制度,确保账实相符。内控机制推行“分层审批”制度:小额支出由法定代表人审批;中等额度需经理办公会议联合村(居)纪检委员、书记审核;较大额度报蹲点领导审批;重大支出提交街道班子会议研究后方可实施。劳务用工实行登记造册、银行打卡发放,确保流程透明。街道财政办与农村工作办开展年度联合检查,督促问题整改,要求企业定期公开收支明细,接受群众监督。

创新驱动:制度保障发展动能

此次改革既是对乡村振兴政策的具体落实,也是基层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突破。集体企业用人及资金使用需经“企业提案—征求意见—两委审议—公示审批”四步流程,通过制度化、透明化手段堵塞管理漏洞,提升资产使用效益。未来,街道将持续跟踪政策执行成效,在优化中助力集体企业规范发展,为乡村振兴和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街道通过系统性财务改革,已初步构建起“制度约束+科技赋能+全民监督”的三维治理体系。这些实践成果印证:唯有以制度之刃破除管理痼疾,用创新之笔描绘发展蓝图,才能让集体经济的航船在规范化的轨道上行稳致远。街道计划引入区块链技术搭建“三资”监管平台,实现从资金拨付到资产处置的全链条溯源,同时设立集体经济发展基金,通过财务规范释放的增量资金,重点投向民生领域及智慧农业等,让规范管理的红利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韩成章 葛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