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新华日报

无锡锡山打造“系统覆盖、精准赋能、学用相长”的党员教育培训新格局

日期:09-22
字号:
版面:第5版:深读       上一篇    下一篇

无锡市锡山区积极贯彻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系统构建阵地体系,创新智慧赋能模式,整合特色教学资源,全力打造党员教育提质增效新样板。

构建“全域贯通、智慧便捷”的教育阵地新体系

立体化阵地建设,实现“身边有学”。坚持“串点成线、集约赋能”,依托党校主阵地,以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和机关、“两新”组织等阵地为支撑,建成182个远程教育站点,建立每月15日统一活动日机制,实现与文化娱乐、社会教育等场所共建共享。安镇街道“尚进能量阅读点”、东亭街道“隆满亭”展厅等阵地“多点开花”激活“红色能量磁场”,形成党员教育“15分钟学习圈”。

数字化平台赋能,实现“云端可学”。组建以区级平台为龙头、各基层党委公众号为支撑的“1+9”党员教育融媒体矩阵,“锡山组工”常态化推送“党校公开课”、“羊尖小镇”开设“羊帆”乡村振兴大课堂、区委党校微信公众号设置《学习视窗》栏目,各级平台协同发力,确保学习实时、泛在。

特色化资源整合,实现“实境感悟”。探索“课堂+基地”实训模式,创设“实境课堂+红色研学+初心之旅”新路径,巩固夯实82个党性教育示范基地和8条红色党建示范带,打造区镇两级红色研学线路17条,谋划长三角新能源湖区、工业芯谷两条产业研学路线。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推出“四千四万”精神培训套餐、荡口古镇发布“石金库三牛精神展”,百余项“实境研学菜单”为4.3万名党员提供沉浸式体验。

探索“精准滴灌、喜闻乐见”的教育模式新路径

模式跨界融合,增强培训“代入感”。活用“身边课堂”,通过“‘红色车间’班前会+围炉读书会+指尖学习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开设“知行大讲堂”,链接高校、头部企业等优质资源。开展“书记讲给书记听”,组织各领域党组织书记交流服务群众的实践举措。

供给按需定制,提升内容“匹配度”。完善“菜单式选学”和“点单式配送”机制,联合区委党校定期面向基层党组织征集培训需求,动态更新和开发教学专题库,年均发布选学课程超50门,实现从“固定套餐”向“定制套餐”的转变。

突出实战淬炼,推动成果“转化率”。聚焦“学出效果、用出效益”,建立党员干部结对交叉挂职机制,加强各领域党务干部的交流互动;深化“三报到三服务”,结合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引导1400余名机关党员参与“把支部建进小区”工作;选派“红链先锋”组织“红链沙龙”,激励链上党员在技术创新、产业带动方面挑重担、打头阵,形成学用相长的良性循环。

打造“精耕细作、特色鲜明”的教育品牌新标杆

顶层设计系统科学。研究制定锡山区2025年度党员基本培训方案,发布区级层面党员专题培训计划,分层设置三大类33个班次,形成细化清晰的“锡山任务表”。坚持区级示范培训、镇街道重点培训、村社兜底培训模式,构建三级培训体系,形成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党员培训新格局。

分类覆盖精准有效。区分不同领域设置培训课程,针对农村党员,设计乡村振兴“田间课堂”;针对党务工作者,实施“知学研修”行动计划;针对非公企业党员,重点打造国宏“宏学院”、中微龙图“龙汇智堂”、同方“讲习所”等特色教育品牌;针对青年党员,强化区级机关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建设,60家单位958名青年干部开展理论研读、座谈分享等活动12场。

资源充盈要素集聚。按照“择优入库、动态管理”的原则,组建锡山“两库一团”党员教育资源系统。优选教学经验丰富、党务能力强的人员,动态储备区级百佳名师库;积极创作党员教育作品,多部课程荣获省、市级荣誉,持续充实百佳名课库;结合“理润锡山”等活动,依托东港“东韵之声”、东北塘“芙蓉之声”等镇(街道)理论宣讲队,选拔区级党员教育理论宣讲团,实现党员教育“需求侧”与“供给侧”无缝衔接。 金煜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