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新华日报

岂能以“炸山”致敬自然?

日期:09-22
字号:
版面:第3版:要闻·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 袁 媛

近日,在位于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区,某户外运动品牌企业联合艺术家举办了一场烟花秀,引发网友强烈批评。面对质疑,主办方下架了相关视频、发布了道歉信,但围绕生态敬畏的拷问仍在持续。

喜马拉雅山脉属全球生态最脆弱区域之一,这里的高山草甸覆盖着仅10—20厘米厚的草毡层。这既是防止水土流失的屏障,也是支撑高原食物网的基础,一旦遭破坏,自然恢复极其缓慢。主办方称用了生物可降解彩粉、燃放后清理修复,但高原低温低氧,微生物活性远低于平原,降解效果大打折扣。此外,有专家指出,烟花燃放的噪声与震动,会惊扰正为越冬储备能量的高原动物,鼠兔等小型生物或因应激反应影响生存,依赖它们为食的食肉动物也将间接受到波及。公众质疑烟花活动破坏高原生态,完全合情合理。

我国2023年施行的《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在生态脆弱区域开展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活动。当地部门虽称活动经过审批,但仅听信主办方关于“材料环保”的一面之词,不去深入评估活动对局部生态的长远影响,没有考虑草毡层是否会因踩踏受损、污染物需多久清除等细节问题,缺乏科学论证的审批,显然难以服人。生态保护贵在防微杜渐,而不是等舆论发酵后再亡羊补牢。

目前,当地已成立调查组,对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开展评估。无论调查结果如何,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在于,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它的重要性,必然远远高于艺术家的表达欲,以及企业的营销需求。与自然对话,应建立在敬畏之上。在雪域燃放烟花,哪里体现出主办方主张的“致敬自然”?人们只看到了主办方“征服自然”的欲望,看到傲慢、自私和无所顾忌。

雪山寂静,星河璀璨,是喜马拉雅的庄严圣洁所在。网上一边倒地批评这场雪域烟花秀,不是因为烟花不够绚烂,而是大众对美的认识上升到了新的高度——自然是美,保护是美,敬畏是美,但追求名利的活动并不美。如今,烟花已消散,留给人们深深的思考。无论是企业、艺术家还是监管部门,都该从这场争议中吸取教训:在自然面前,任何创意与利益都不能凌驾于生态安全之上。唯有常怀敬畏之心,把保护的理念融入每一次决策、每一项行动,才能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的期盼,让“世界屋脊”的生态之美,真正实现“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