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区域老龄化加速趋势,兴化农商银行坚守金融为民初心,创新构建“信贷支撑、网点服务、普惠延伸”三位一体养老金融服务体系,以务实举措推动养老金融服务落地见效,不断提升广大银发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强化信贷供给,加大养老产业支持力度
该行以国家“体重管理年”三年活动为契机,主动跟进兴化市委市政府大健康产业工作部署,建立大健康产业项目清单制和服务对接机制,深度参与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养老服务与先进制造、健康养生等产业跨界融合,逐步构建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优质客户基础。同时制订专项养老产业走访计划,梳理全辖133户重点养老大健康产业客户清单,结合“3+2”企业客户走访模式,确保每个公司条线客户经理每周走访3个存量客户、2个首贷户,并由领导班子带头,走访重点养老机构、医养企业等。此外,针对养老机构初期投入大、投资回报期长等特点,采用“一户一策”的贷款方式,向兴化市某康养中心提供期限结构灵活、利率优惠的中长期贷款支持,有效缓解了启动阶段的巨大资金压力。目前,该康养中心已有200多位“五保”老人入住,成为地方金融服务养老行业的“样板”。
优化客户体验,打造适老金融服务标杆
针对老年群体金融服务“数字鸿沟”问题痛点,该行制定《适老化支付服务方案》,系统推进适老化服务。同时结合网点装修三年计划,实施“设施适老标准化、智慧应用人性化、服务体验标杆化”升级工程,让传统网点变身银龄港湾。增采拐杖、折叠轮椅、老花眼镜等辅助工具,柜外清系统增设大字版操作界面;根据“就近+方便”原则,合理增设38个爱心服务窗口,实现支付服务适老网点全覆盖。该行还以12家适老网点为试点,开发“适老智能服务生态链”。开通“96028银龄专线”,提供方言慢语专属客服,年均服务老年客户1095次;设立“纸质+电子”公共教育专区,涵盖养生、理财等知识;完善上门服务预约机制,新增电子登记簿规范服务流程。目前,11家网点获评“江苏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适老网点”。
深化协同联动,构建养老服务生态体系
该行打破金融服务时空限制,构建“移动服务进村、政银融合拓面、金融宣教润心”的普惠新生态,让养老金融服务扎根乡土。通过“固定网点+移动服务”模式,在480家普惠金融服务点的基础上,打造垛田芦洲村、沙沟官河村等“四务”融合示范点44家。与兴化市税务局、行政审批局、医保局深度合作,共同建设税银缴费点517个、“农商·苏服办”服务点49个、“医疗保障便民服务点”27个,打造“15分钟医保圈”,让老年客户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一站式”服务。制定《特殊消费者“特事特办”文明规范服务实施细则》,60支“小圆服务队”配备移动终端走村入户,开展驻村服务、上门服务、收集更新客户档案等工作,切实满足老年客户特殊金融需求,实现“基础金融不出村、特殊需求到家门”。
下一步,该行将持续践行“金融为民”的初心,深化养老金融服务生态建设,以更优质、更有温度的服务擦亮“兴化人民首选银行”品牌,为区域养老事业发展贡献金融力量,绘就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美好画卷。 冯婷婷 钟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