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新华日报

“国泰”民安的幸福小事

日期:09-12
字号:
版面:第16版:苏州观察·纵深       上一篇    下一篇

□ 盛峥 柳玉琳

苏州首条“进小区”的5018路“幸福巴士”招手即停,全时段社区食堂飘来阵阵饭香,3200平方米笼式足球场上孩子们挥汗如雨……行走在吴中区郭巷街道国泰社区,一处处新变化让人眼前一亮。

作为苏州规模最大的动迁安置小区之一,由5个行政村合并而成的国泰社区,常住人口超2.5万人,外来人口与老年人口占比“双高”,社区治理之难,可见一斑。

“老虎吃天”该从何“下口”?近年来,国泰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系统推进“海棠红·幸福里”建设,深入开展“换位跑一次”等实践活动,将治理“大命题”转化为民生“小项目”,从群众急难愁盼的一件件实事做起,让“幸福”可感可触、温暖人心。

面子到里子

“改”出来的安居家园

步入国泰社区的“国泰园子”,满眼翠绿、生机盎然。连片菜地如同棋盘整齐划一,不少老人正弯腰忙碌,采摘着新鲜的青菜。

这个被居民亲切称为“幸福蔬院”的地方,曾经却是一块“谁占谁种”的边角地——菜垄杂乱、垃圾散落,既影响美观,更成为社区治理的“老大难”。如果简单“一禁了之”,只会陷入“你拔我种”的循环拉锯。

如何既留住乡愁、又守住文明?国泰社区给出了“疏堵结合”的答案:将闲置地块升级为规范种植园,居民通过报名抽签认领,社区统一规划、统一管护。曾经的“无序占地”摇身变为“共享农场”,既根治了“脏乱差”,也安放了居民们的“田园梦”。

“边角地”变身“开心农场”,只是国泰社区“改”进群众心坎的温暖序章。更多幸福变化,正接连发生。

“这些地已规划成停车场,年底就能新增400个车位。”社区党委书记沈伟指着几处施工区域介绍。过去,租户激增、车辆乱停,消防通道常被挤成“单行道”,暴雨内涝时低洼处更是“一片汪洋”。借这次改造,社区一举破解停车难、积水险、通行堵“三件愁事”,沈伟的这笔“民生账”算得清晰又长远。

社区改造,“面子”要靓,“里子”更要实。来到国泰一村,34栋老楼已“换骨塑形”,坑洼路变成平坦大道,飞线集体“入地”,外立面焕然一新——这里正是国家老新村改造试点。

改造怎么推?钱从哪儿来?长效如何保障?面对这三道难题,社区将其拆解为“项目清单”“资金清单”和“运维清单”,组建起以老党员、老干部为主的“金色夕阳工作室”和“居民自治监督小组”,让住户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监督者”。通过“财政投入+社会融资”模式,以未来物业费、租金、停车费等预期收益作为还款来源,成功获取银行融资,形成良性“资金循环”。同时引入专业物业公司,实施网格化长效管理,真正实现了“建、管、养”闭环运行。

“改”的是环境,“造”的是家园。如今,菜地成景观、停车有秩序、老楼换新颜,国泰社区用一处处“小改造”,兑现了居民“稳稳的幸福”。

家门到心门

“送”进来的关怀服务

走出地铁7号线林家潭站2号口,抬头便可见5018路公交站台,仅50多米路程。稍候片刻,一辆崭新的公交车平稳驶来。

“票价只要1元,很多居民靠它往返郭巷、地铁7号线和2号线。”司机张师傅介绍,线路以国泰社区为中心,串联起周边商超、医院、学校、银行等重要站点,高峰时段发车间隔仅12分钟。

5018路“幸福巴士”的诞生,源于今年“换位跑一次”活动中收集到的居民心声。通过细致摸排老龄人口出行难、停车资源紧张等痛点,社区与公交公司共同规划、系统设计,最终成功开通这条早6:30至晚6:30运营的便民线路,彻底畅通了居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我为群众办实事”不只体现在一条公交线路上。国泰社区将一系列便民服务真正“送”进居民家门口、心坎上。

午饭时分,社区“幸福食堂”逐渐热闹起来。居民夏云点上一碗素浇面,吃得有滋有味。“这么大碗才十块钱,干净又实惠!”由于工作和居住都在附近,菜品丰富的社区食堂成了她的日常饭堂,“几乎天天来,换着口味吃。”

“晚上人更多!”望着来往食客,厨师长秦勇笑道。自5月初运营以来,这里已吸引不少社区居民、外卖小哥和人才公寓住户前来就餐。正餐时段二十多种菜品持续供应,大肠面、焖肉面等苏式汤面一应俱全,每日还推出一款1元特价菜。

一餐热饭,凝聚的是社区温度。党建引领,串联起的是民生关怀。在尹山湖集团牵头下,社区联合城投住房租赁公司、绿轩园餐饮等企业共建,打造“全龄友好空间+全时段暖心餐食”的幸福食堂,将温暖惠及周边住户及新就业群体。

“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让居民的幸福更加可感可及。”沈伟表示,以党建为引领,社区携手共建单位整合资源、凝聚合力,每月28日定期开展“幸福28”便民服务,联动尹山湖中学、尹山湖医院、苏州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为居民提供义诊、理发、磨刀、修伞、补鞋、业务咨询等多元服务,今年以来累计服务已超700人次。

幼小到银发

“融”起来的幸福生活

在“苏超”如火如荼开展之际,国泰社区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泰超”时刻。一场汇聚7所幼儿园、14支队伍参与的趣味足球赛,在社区3200平方米的笼式足球场上欢乐开启。

小球员们组成“战狼”“飓风火箭”等童趣战队,在绿茵场上尽情比拼。这场家门口的足球盛宴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助威,超过300人次参与。以体育为纽带,社区成功“融”合了家庭、企业等多方力量,不仅点燃了孩子们的足球梦,更织就了一张共建共享的社区网络。

老百姓的寻常日子,既要充满温暖的“烟火气”,也要有滋有味、精神富足。国泰社区始终站在居民角度思考:孩子们需要怎样的成长空间?老年人期盼什么样的精神关怀?年轻人渴望怎样的社交生活?

针对这些需求,社区主动引入社会资本,将闲置场地改造为活力运动场。如今,这里不仅是孩子们的免费足球培训基地,也是全年龄段居民的运动场所,同时还对外开放运营,真正实现了社区、企业、居民三方的“融合共赢”。

孩子的笑声在回荡,老人的时光也需温暖相伴。走进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仿佛进入一个热闹的“银发俱乐部”。老人们或棋牌对弈,或欣赏戏曲……墙上密密麻麻的活动表格外引人注目,戏曲大舞台、国泰学堂、书法教学等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

“这里就是我们另一个家!”76岁的郭美全大爷笑呵呵地说。通过“党建+养老”模式,社区打造出“幸福颐园”综合体系,集日间照料、健康管理、文化娱乐于一体,更通过“国泰园子”“国泰铺子”“国泰学堂”等创新尝试,让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每月服务超过1500人次。

而对于住在人才公寓的年轻人,国泰社区同样用心“融”入关怀。一个以人才公寓为核心的“社区服务圈”应运而生,女性友好楼层、影音室、阅览室、运动区等空间精心规划,再搭配尹山湖歌林公园、长申购物广场等生活配套,全方位满足青年人才的生活与社交需求。

社区正在计划通过更多兴趣社群、青年活动,鼓励年轻人走出公寓、融入社区,打造年轻人愿意扎根、乐于归属的“心安之所”,真正实现“全龄融合”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