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丁宏波 通讯员 吴青青
“育苗成功的关键,首先在于土质,一定要选用优质营养土。”9月11日上午9时,在如皋市石庄镇的耀红家庭农场内,一场别开生面的“田间课堂”正火热进行。
农场主张耀红一边示范莴苣育苗的关键技术,一边细致讲解操作要领。10余名学员围拢在张耀红身旁,有的低头记录,有的俯身动手实操,彼此交流不断,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耀红家庭农场是江苏省示范家庭农场、南通市蔬菜绿色产业基地。张耀红今年53岁,有着14年种植经验,从2022年开始开办农民田间学校课堂。他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推出“农时课堂”:以农田为教室,以作物为教材,按照水稻、果蔬等作物的生长周期动态设置课程。这种“作物生长到哪,课程讲到哪”的教学方式,实现了技术与农时的精准对接,受到学员们的欢迎。
“这种培训很实在,在地里发现问题当场教学。”长江镇农户周建忠承包了600亩地,一开始农作物长势不佳,收成也不好。经过张耀红指导后,周建忠改进种植技术,产量和质量都得到提升,当年就扭亏为盈。
“我愿意和更多种植大户分享种植模式及经验,最大限度降低种植风险。”自开办农民田间学校课堂以来,张耀红对300余户新型职业农民一年开展实训5期以上,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超30%,走出了一条“田间课堂”促农致富的新路。近期,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公布第二批全国县级优质农民田间学校名单,耀红家庭农场农民田间学校上榜。
“一点带起一片,一个凝聚一群。”如皋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科技信息科科长严谨说,将持续推进田间学校提质升级,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引入智慧农业、品牌建设等课程,让田间课堂成为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