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前防、全程管”解群众“房心事”
日期:09-11
□ 本报记者 陈珺璐
公共能耗费该不该公示?新房漏水谁来管?……9月9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王学锋带领相关方面负责人走进政风热线直播间,就一批群众身边的“房心事”现场答疑。
镇江银湖花园小区业主询问,今年小区公共能耗费突然涨了,业主想了解去年公共能耗费具体支出明细时,却遭到物业公司拒绝。“小区有1300多户呢,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当然要明白用在哪了。”
记者在小区看到,物业贴出的告知单只简单标注了开支总额,并无明细。按照省住建厅相关要求,物业服务收费及公共能耗收费明细需在小区显著位置公开公示。“为落实这一要求,我们专门制定了物业提升行动实施方案。”镇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贾泽栋说,今年镇江市、区两级住建部门已专门委托第三方审计机构对重点小区的公共收益、公共能耗开展专项审计工作,银湖花园小区正是审计对象之一。“目前审计已发现部分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联合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核查确认。”
贾泽栋注意到,尽管有明确公示要求,但仍有个别物业公司将公示点选在小区内相对偏僻处。“这反映出我们监管中对公示标准把控还不够严格。”贾泽栋表示,将对小区各类信息公开公示制定统一标准,确保居民明明白白交费。
物业管理是群众感受最直接、关注度最高的民生领域之一。王学锋认为,当前物业管理、物业服务领域仍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去年起,省住建厅已将物业管理规范化作为重点,推动开展问题排查与整改,今年力度进一步加大。6月份,江苏印发行动方案,对物业管理信息公开、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提出要求。“部分地区仍存在问题,这说明物业管理规范化工作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王学锋坦言。
下一步该如何具体推进?直播间里,省住建厅房地产市场监管处处长刘涛介绍,接下来计划通过创新试点,譬如引导物业在新签订服务合同中明文约定公示的方式、形式、时长,制作物业服务的公示指引等,进一步提升物业服务质量与群众满意度。
常州绿地名墩道的业主们在为房屋质量烦恼。“家里墙壁渗水、地下车库漏水,情况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有业主投诉时无奈表示,根据相关约定,房屋漏水保修期限为5年。他们曾多次找小区开发商,目前未得到任何实质性回应。
该问题也让常州市新北区住建局副局长姚臻松颇感棘手。据介绍,绿地名墩道项目曾因资金链断裂陷入开发困境,2022年被纳入“保交楼”专项保障项目后,才于2023年完成住宅部分的整体交付。“虽然按期交了房,但项目前期遗留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姚臻松坦言,遗留问题较多,但住建部门正全力协调,积极推动企业筹措资金,为维修单位进场扫清障碍。
“业主遭遇这样闹心的住房问题,说明房地产开发、监管全链条中,一定存在漏洞和失职环节。”在王学锋看来,住建行业全体从业者都应树立“对业主有亏欠”的责任觉悟,无论是开发企业履行建设责任,还是监管部门落实监督职责,核心目标都是向业主交付符合质量标准的住房产品。王学锋认为,常州市及新北区两级住建主管部门需加大力度,督促开发和施工企业尽快妥善解决问题。省级层面也将持续关注,推动问题彻底解决。
为从根本上解决住宅质量问题,江苏今年起推行住宅品质提升行动方案。该方案的核心宗旨,是推动住宅质量监管从“事后维修补救”转向“事前预防、全程管控”。专项提升行动提出,要充分引入社会监督力量与业主参与机制。目前,江苏已全面推行“施工过程向业主开放”“全过程信息公示”等制度,确保业主知情权与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