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新华日报

做好传承创新 守护百姓“呼吸健康”

日期:09-10
字号:
版面:第11版:健康周刊·新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 策划 陆丹丹 本报记者 蒋明睿

9月7日,由江苏省中医药学会主办,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肺系疾病专业委员会、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共同承办的2025年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肺系疾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在南京召开。来自全国多地的40余位专家、青年学者同台交流,共同围绕肺系疾病的前沿研究、临床经验、创新疗法等内容展开深入讨论与交流。

共促肺系疾病防治传承发展

“肺系疾病长期以来对民众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具有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特点。”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费忠东在致辞中表示,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医疗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性的科技资源,也是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长期以来的临床实践中,中医药在肺系疾病诊治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无数患者减轻了病痛。本次会议以“肺系疾病传承发展”为主题,正是希望搭建一个思想碰撞经验共享的平台以促进交流。

“老龄化社会程度加深,也为呼吸系统疾病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要针对疾病诊疗的变化,做出新的探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党委书记殷立平说,自建院以来,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属性,坚持中医为本的办院方向,坚持走中西医并重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目前正重点打造中医康复中心、呼吸及危急重症医学中心、骨伤疾病诊疗中心、消化系疾病诊疗中心“四大学科群”,其中呼吸及危急重症医学中心就瞄准肺系疾病守护百姓呼吸健康。

名医学术思想薪火相传

记者注意到,此次学术会议增设王灿晖教授学术思想研究培训班。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副院长、全国名老中医王灿晖教授学术传承人朱益敏介绍,王灿晖教授对外感热病、支气管哮喘、慢阻肺、肺癌等肺系疾病的治疗有着独到的经验和方法,形成了多个经典名方,医院依托王灿晖教授的宝贵经验,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还成立了温病临床研究中心。“此次会议特别设置王灿晖教授学术思想研究培训班,就是希望能发扬好、继承好王灿晖教授的学术思想,让更多人因此获益。”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中医科教处副处长汪海波对这种传承创新的做法表示认同,他提到,近年来江苏通过流派研究院深入挖掘江苏流派精髓,让名老中医们的学术财富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同时他也提到,在传承的基础上,还要做好创新文章,以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肺系疾病专业委员会为例,专委会要发挥作用,做有组织的科研,吸取医教研企的力量资源,在创新的同时做好科研成果的转化。

但传承创新谈何容易,费忠东坦言,目前肺系疾病的诊治仍面临很多挑战,中医药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不能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中医药在肺系疾病救治中的应用效率也有待提高,一些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研究成果,没能及时应用到临床,造成科研资源的浪费。他建议要加强人才培养,夯实中医药发展根基,通过类似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拓展江苏中医药创新人才的视野,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

中医药的生命在于应用,他还建议要提升中医药在肺气疾病及重症救治中的作用,深入发掘中医药在急重症中的优势和特色,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制定科学规范的中医药结合救治方案。加强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建设。

中西医并重守护呼吸健康

在主旨报告环节,全国名中医、首届岐黄学者、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副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张洪春教授做了《中医药对慢阻肺治疗及优势探索》的主旨报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急诊重点专科协作组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危重症分会主任委员刘清泉教授做了《关于中医临床思维的几个问题》主旨报告,为与会人员带来一场学术盛宴。

“中西医在肺系疾病诊治上各有优势,两者要相互结合,各取所长。”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朱佳提醒道,秋冬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季节,不可掉以轻心,要做好防范。目前,西医在疾病的研究方面进展得较快,但在治疗手段上有时会“捉襟见肘”。他举例,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治疗,可选用的药很有限,但中医治疗中,根据辨证一人一方,处方时会结合“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综合考虑,一张方子不亚于一个新药,所以说中医在用药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

朱佳说,随着检测技术的普及和大家对肺部健康的重视,很多人发现了肺结节会非常恐慌,往往在没达到手术指征需要随诊观察的阶段会更加焦虑。这时中医药的提前介入,通过阴阳调节、扶助正气、行气解郁、化痰散结等,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改善生活质量,从而达到延缓结节进展的目的。

江苏省卫健委医管中心主任陆敏最后表示,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呼吸系统防治方面历经千年积淀,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肺系疾病治疗方向在全球都有其战略合作的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展望未来,推动中医药肺系疾病高质量发展,是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也是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