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珺
9月3日,暮色渐浓。刚从设计公司下班的足球迷朱良兴,与同事好友相约来到吴江江陵高架运动中心,准备踢上一场酣畅淋漓的足球赛。“‘苏超’爆火后,加入我们踢球群的人越来越多。幸好找到这片高架下的新球场,草皮和灯光都很专业,我们每周要约个一两场!”朱良兴笑着说。
这片备受好评的运动场,“藏身”于苏州市吴江区运河路与江陵东路辅路交叉口的高架下。曾经闲置荒芜的桥下“灰色空间”,在吴江文旅集团的精心打造下,如今已成为设施齐全、活力四射的“动感绿洲”,让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畅享运动的快乐。
傍晚六点半后,运动青年、亲子家庭、银发长者,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打卡”,人气越来越旺。“相比其他运动场地,这里最大的特色就是巧妙利用了高架桥的遮蔽优势,既不怕日晒雨淋,又保持良好通风,走进来体感温度明显降低7到8摄氏度。”作为该项目的运营方,苏州天奥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牟同金介绍。该运动中心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建有五人制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匹克球场,并配有全民健身区、儿童游乐区及环形健身步道等,可满足全年龄段人群的多元化健身需求。
时尚动感的设计结合数字化服务,尤其吸引年轻群体。记者在现场看到,每片球场入口均设有电子屏幕,用户扫码即可核验入场。“预约非常方便,通过江陵高架运动中心小程序,选择日期和时段,付款后就会生成二维码。”家住运动中心附近的尹培培首次带弟弟前来打篮球,直呼:“价格实惠,场地专业!”
标准篮球场外,还有小型篮球筐。“新吴江人”王鹏飞正陪着孩子玩投篮,他感叹道:“真没想到高架桥下还有这么棒的运动空间!我们就住对面小区,几乎天天来,这里不仅凉快,设施也很新。”此外,运动中心还配套无障碍坡道、卫生间等,并结合运河岸慢行系统设置非机动车及机动车停车区,充分体现人性化与包容性。
焕然一新的桥下空间,引入赛事后,更是人气爆棚。“8月初,吴江‘村BA’江陵街道站的多场比赛就在这个运动中心进行,场场爆满,连阶梯看台上都坐满了观众!”江陵高架运动中心工作人员孙继凯回忆起“村BA”的热闹场面,依然难掩兴奋。据统计,自今年7月18日运营以来,江陵高架运动中心日均接待运动纳凉的市民超1000人次,球场提前3天预约全满。目前,运动中心还开设了篮球培训班与足球特训营,招生工作正在火热进行中。
向城市“边角料”求空间、在存量上做“新文章”,江陵高架运动中心的蝶变,正是吴江推动城市更新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的一个生动缩影。下一步,吴江文旅集团将继续挖掘城市“金角银边”,以“见缝插针”的智慧打造更多功能复合的“幸福空间”,在运营管理等方面形成一套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全面提升城市空间利用效率与公共服务品质,切实增强百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