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新华日报

钢铁洪流浩荡行进,势不可挡奔向复兴

日期:09-04
字号:
版面:第4版:盛典时刻       上一篇    下一篇

□ 本报记者 陈月飞

“非常激动!为我们祖国的现在激动、未来激动,为她的强大激动,为她澎湃的命运激动!为我们的民族骄傲,特别骄傲!”

观众赵星的感受,很大程度表达了9月3日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众多观众的共同感受。共同肃立高唱国歌,经历庄严的纪念仪式,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目睹徒步方阵步伐铿锵、新锐装备密集亮相,天安门广场的人们像是身处一部历史、现实和未来交织的史诗级交响乐中。

每个人都为“大国重器”而激动

“一夜没睡。很兴奋,也很激动!”来自北京市通州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的李鹏,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一大早就来到广场,等待活动开始。“之前就听说,有很多新的装备要亮相,很期待我们的‘国之重器’。”

“我最难忘的是受阅部队整齐通过天安门广场,与以往阅兵相比,无论是受阅兵种,还是武器装备,都实现了量和质的飞跃。我想,这是国家日益繁荣昌盛、军队不断发展壮大的最强有力的证明。”应邀观礼的淮安市公安局淮安分局巡特警大队大队长蒋大为感慨道。

在翘首以待中,99B主战坦克领头的装备方队动地而来。虽然在观众席视野受限,但闻着柴油味、感受地面震颤,记者仍然能感到“陆战之王”的压迫感。

陆上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这么多新型的武器,无论是天上的还是地上的、海上的,都让我热血澎湃。我特别相信那句话,强国必须强军,强军才能安国。”京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毕红激动地说。

又何止是她。短短几十分钟,隆隆而过、层出不穷的“国之重器”为全场观众带来的激动一浪高过一浪。特别是战略核打击集群“新面孔”接连出现,压轴的东风-5C“射程覆盖全球”公布后,南京大学教授张生和全场观众一同掌声雷动,“现场每个人心中,都涌动着这种为国家强大而自豪的情绪。在我们身边很多外国友人也深受感染,他们也很羡慕我们有一支强大军队的守护。”

襁褓中的人民军队以劣势装备迭挫强敌,闻名于世。作为抗战史资深专家,张生告诉记者,即使到抗战最后两三年,新四军还是只能两个人一条枪,每支步枪配弹仅30多发,每人平均只有一颗手榴弹。“今昔对比,人民解放军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变化。所以我坚信,全国人民看到今天广场上所通过的这些现役装备,都会倍感鼓舞。”

来自“大国重器”相关单位,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公司总经理万琳表示,要在支撑国防建设、保障能源安全、服务绿色发展上强化担当,“面对包括工业母机在内的关键技术,我们要用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攻破难关,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央企力量。”

“家祭无忘告乃翁”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当年,面对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生死较量,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的回顾,引起在场许多听众强烈共鸣。

许多人想起了祖辈。“心随乐行”公益音乐平台发起人郭蔚凌的太姥爷李瑞芸曾参与修建多条铁路,为抗战物资运输作出了贡献,但修建中的滇缅铁路,因日军侵略被迫炸毁,避免资敌。李瑞芸因病去世后,被安葬在他曾工作过的地方。“再过几天就是中元节,‘家祭无忘告乃翁’,我要去告诉他这个好消息。”郭蔚凌说,要把参加纪念大会目睹的盛况细细“告诉”太姥爷。

每一次纪念,都是一次对抗战史的深刻认识。张生认为,抗战在中国历史上地位非常特别,“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那是最重要的一场战争。过去的战争关系到一家一姓之得失,抗战成败则关系到民族的生死存亡,所以无论怎样估计抗战的重要性都不为过。”但张生指出,西方一直试图贬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的这次纪念活动,启示大家树立正确的二战史观,尤其要牢固确立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地位。

现场看阅兵后,南京市建邺区兴隆街道劳保所所长厉敏感慨,和从电视上看完全不同,“电视机前只是觉得盛大,现场感觉非常庄严和震撼。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但也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动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让许多观礼群众深受鼓舞。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需要广大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各展所能。

“80多年前,中华民族面临存亡危机,无数革命先烈以伟大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发展。新时代的医疗卫生工作者同样肩负着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使命。”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陈旭锋表示,医疗卫生事业也需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伟力,需要攻坚克难、精益求精的专业追求。“我们要以听诊器为盾、以手术刀为矛,在平凡岗位上当好新时代的健康守门人。”

“我的内心满是激动与自豪。能够亲耳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铿锵有力的重要讲话,亲身感受气势如虹的阅兵式,我在现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徐州市鼓楼区牌楼街道鼓楼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骆婷说,阅兵展现的不仅是国家的实力,更是团结的力量,“我会把这份震撼与感动带回社区,带领居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用基层工作的扎实成效筑牢最坚实的‘社区防线’。”

强大的国防是国家安全之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守护万家灯火则是公安机关,尤其是身处维稳处突最前线的巡特警的核心职责。“回到淮安、回到巡特警的岗位上,我将把观看阅兵带来的力量,转化为守护平安的坚实行动。”蒋大为表示,守护好周总理的家乡,是无上荣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今天,当我受邀观礼,那种震撼与自豪无法用言语形容。”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三级专家、高级工程师戴永东说,“作为国家电网基层技术人员,我站在电网智能化前沿阵地,更懂这份‘强大’背后的责任。我将把观礼时的热血沸腾,化作攻克技术难关的不竭动力,让智能电网的‘神经’更灵敏、‘血脉’更畅通,用万家灯火的璀璨告慰先烈、致敬祖国。”

让年轻一代不忘战、向前看

对许多年长观众来说,这是他们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阅兵。而对新一代青少年来说,他们第一次观看阅兵的“起点”尤其高。

“我整个人处于兴奋激昂的状态,没想到我们有这么先进的武器装备。”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学生王煜轩津津乐道于东风-5C的射程。11岁的高钰琪走出观礼区依旧兴奋,“心潮澎湃!跟我爸妈描述的一比较,感觉更高大上了。”

高钰琪的爷爷经常给她讲抗战历史,也会提到太爷爷当八路的故事。“他腿部中了两弹,但平安地回来了。”对她来说,真正建立对抗战那段历史的直观印象,是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我要好好学习历史,不忘战争,不忘国耻。”高钰琪说。

和其他4200多位志愿者一样,来自北理工大三的志愿者夏鑫并没有能在现场完整观看阅兵式,尽管从上半年参加选拔开始,他们就在为这次活动做准备和服务。“能参与这项光荣的活动,对我是一份荣耀,所以不会有遗憾。”夏鑫说,“在我的家乡盐城,许多村镇是以烈士名字命名的,比如东台的五烈镇、盐都区的郭猛镇等。作为00后,我们要对抗战先辈心怀感恩、对祖国充满热爱,在铭记历史中奋发前进。”

夏鑫和志愿者们身着统一服装,上面印有14道彩色条纹,象征抗战14年。分列式尾声,7架歼-10同样拉出14道彩烟,既代表中华民族14年可歌可泣的抗战历程,也象征14亿多中国人民奔向强国复兴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