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的反省,远比另一个民族的宽容更加重要”
日期:09-03
□ 本报记者 陈月飞
9月2日,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三场记者见面会。国际友人讲述了他们的祖辈或父辈与中国人民并肩抗击法西斯的感人故事。
“日本八路”小林清的长子、74岁的小林阳吉用流利中文接受采访。他表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就是为了告诉人们勿忘历史、珍爱和平;就是为了告诉人们,今天的日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日中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人民有数千年的传统友谊,但是谁也不应该忘记两国关系史上曾有过侵略和被侵略的残酷岁月,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暴行,理应公诸于世,让人们牢牢记住。”
“一个民族的反省,远远要比另一个民族的宽容更加重要。一个勇于反省的国家,才能得到世界的尊敬。”小林阳吉话音一落,全场爆发出热烈掌声。
小林清1940年在胶东和八路军作战时被俘,在八路军教育、帮助下觉醒成为一名勇敢的反战斗士,还在山东根据地发行的《大众报》发表文章《我的思想反省》。小林阳吉现场展示了这份报纸。
八路军对待小林清的态度是促使其觉醒的关键。“我父亲感到八路军没有把他当作敌人对待,而是给他充分的自由和平等,尊重他的人格,把他当作朋友和同志。”小林阳吉说,父亲还被送到延安日本工农学校学习,受到的教育和感化促使他的世界观发生根本改变,明白了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不正义的侵略战争,为了永远消灭这样的战争,为了使日中两国人民从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下解放出来,就必须沿着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道路前进。
从此,山东抗日根据地多了一名“日本八路”。“我父亲热爱中国,对中国人民充满深情,他和八路军、中国人民一道抗击日本侵略者,不仅是他个人人生辉煌的篇章,也让我和家人引以为荣。”小林阳吉自豪地说。
法国医生贝熙叶也是中国人民抗敌的战友。他的儿子贝石涛讲述了父亲建立自行车上“驼峰航线”的故事。贝熙叶在北京西山修建的私人宅邸“贝家花园”不仅被他改作诊所,免费医治当地中国人,而且七七事变爆发后,这里成了临时救助所,贝熙叶还赶往前线救治伤员。
“后来有中国的抗日运动参与者希望我父亲为根据地运送药品,我的父亲毫不犹豫就答应了。”贝石涛讲述道,一开始贝熙叶驾驶挂着外交牌照的汽车穿越日军封锁线,后来汽油成为管控物资,他又改用自行车。此时,贝熙叶已71岁高龄,依然往返城里和西山之间,为根据地秘密运送了一大批药品以及无线电台使用的电池等重要物资。
早在1931年日军入侵东北,贝熙叶就见证过日军暴行,其后也救治过逃亡到北京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他对日本人的暴行深感愤怒,认为这不可接受,帮助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理所当然。”贝石涛说。
瓦西里·崔可夫抗战期间曾担任中国政府军事顾问。崔可夫长孙尼·弗·崔可夫现场也谴责了日军暴行,“曾经我以为没有比纳粹所作所为更令人发指的事情了,但后来我知道了南京大屠杀。”崔可夫表示,要让世界知道并记住这段历史——战争是有规则的,肩膀上闪着肩章光芒的军人,不能把枪口和刺刀指向平民百姓,而是要保护他们。
飞虎队是保护平民的卓越践行者。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弗里·格林现场介绍了飞虎队在昆明上空的第一次战斗和给中国军民带来的鼓舞,同时分享了中国人民舍生忘死救助美国飞行员的故事。
1942年4月空袭东京的杜立特行动后,美军飞行员由于燃油不足,在中国东部弃机跳伞,有64人被中国老百姓救起。“此后,日军用枪炮、生化武器、炸弹,屠杀了25万中国平民,目的就是要给中国人一个教训:如果敢救美国人,后果就是杀无赦。”格林说,但是此后3年里,落在敌占区的美国飞行员只要没有立即落入日军手中,总能得到中国人民的营救。
“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能够如此持续而坚定地为来自异国的战友舍生忘死,这就是二战期间中国人民和飞虎队之间的密切联系。”格林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