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吹哨报到”机制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日期:08-30
近年来,无锡市新吴区江溪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要求,全力推动“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落地见效,通过履职清单赋能、部门协同联动、服务提质增效,实现了治理模式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转变,为新时代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鲜活实践。
清单赋能,明晰职责促联动。在基层治理实践中,职责划分不清、部门边界模糊曾是长期制约治理工作效能的“老大难”问题。江溪街道依托履职事项清单,系统化厘清权责边界,全方位打通部门壁垒,构建起职责明晰、协同高效的治理新格局,使区街联动机制更加顺畅。在融侨观邸小区违建问题整改中,街道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实地核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及时派出执法人员跟进处置,多部门协同配合形成“街道核查上报—区级部门跟进处置”的工作闭环,在规定时间内有效解决问题。清单不仅划清了职责边界,更成为区街联动的“操作手册”,让跨部门协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闻哨而动,多元共治解难题。江溪街道将履职事项清单与“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有效衔接,通过制度创新、流程再造、资源整合,构建起反应迅速、运转高效的协同治理体系。在万裕苑二区公交站点增设问题上,街道指挥中心通过“吹哨报到”机制召开研判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江溪交通中队、新区公交公司等多部门共同会商,最终在和睦家园北门附近增设临时站点,并创新采用退役军人志愿服务车方式提供便捷服务,赢得居民一致称赞。
服务提质,党群连心绘新景。江溪街道建立常态化评估优化机制,通过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的动态调整,推动清单应用场景不断落实落细,使之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在伯渎河步行道安全隐患整治中,社区网格员巡查发现问题后,街道指挥中心迅速研判“吹哨”,区建管中心和城建集团立即“应哨”,多方协同制定修复方案,及时解决了树木倒伏、监控门禁损坏等问题,让居民安心享受沿岸美景。针对坊育南路路灯缺亮问题,街道城管部门调查后迅速“吹哨”,区城管局、区城建集团“应哨”处置,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并将该片区路灯纳入常态化管养。恢复的路灯,不仅照亮了道路,更温暖了居民的心。
截至目前,江溪街道共“吹哨”7起急难愁盼事项,召开现场研判会议6次,召集9个区级部门至街道“报到”协调处置,形成专题事项会议纪要5份,事件按期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下一步,江溪街道将进一步完善评价沟通机制,提升“吹哨”精准度和“报到”实效性,让“吹哨报到”机制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发挥更大效能。 顾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