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1”议事会解锁乐居新场景
日期:08-29
本报讯 (双塔萱) 清晨7点,姑苏区双塔街道联青社区金秋家园南增设的公交站台已挤满候车居民。“以前去医院得转三趟车,现在出门坐5路公交就能直达,这日子真是越过越舒心!”居民李辛话语里满是喜悦。
今年3月,横跨吴中区、姑苏区、相城区,串联客运站、医院、景区的苏州5路公交金秋家园南站正式启用。这个仅10平方米的站点,已成为周边2000多户居民心中最热闹的“幸福坐标”。变化背后,是双塔街道以“幸福+1”议事会为载体,将党建联建的智慧成果转化为基层治理实效的生动实践。
此前,联青社区网格员在走访中发现,金秋家园、金秋花园两个动迁安置小区居民对公交出行难题反映强烈。周边仅有的900路支线公交,让上班族通勤多绕3公里,部分老人就医需要长时间候车。“每月陪老伴去苏大附一院复查,光路上就要耗掉小半天。”李辛的诉求被详细记录在社区民情日志中。
联青社区党总支随即联合金秋家园物管会、金秋花园物业及社区海棠先锋、网格员开展专题调研,将300多份民意数据提交至“海棠红·幸福里”物业党建联建全媒体行动“幸福+1”议事会。街道、社区、专家、职能部门等面对面协商,聚力破解“跨区协调”难题。在共建单位苏州市公交集团机关二支部的牵线搭桥下,社区与公交营运部门建立直接沟通渠道;姑苏区社情民意驻点干部多次组织协调会,推动分阶段实施方案细化落地。今年3月,新站点如期启用。
除成功增设公交站点,针对部分小区绿化带种菜、电动车乱停等问题,联青社区党总支将“幸福+1”议事会上收集到的“激活本土能人”的建议转化为具体行动,擦亮“红管先锋”党建品牌:一方面邀请德高望重的老村民“能人”参与治理,发挥其社情熟、信得过的“连心桥”作用;另一方面常态化召开“议事会”,组织网格员、社区老娘舅、法律明白人共同研判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形成“发现—协商—解决—反馈”的闭环机制。
如今,“幸福+1”的内涵在点滴变化中不断丰富:定制“暑期专线”解决双职工子女接送难题,每周“联青市集”让新鲜副食品直达家门,“买菜专线”每周五准时护送老人前往商超,每月“援法议事会”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居民们纷纷称赞:“社区就像大家庭,再小的事都有人管、有人帮,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奔头。”
联青社区构建的“发现需求—议事协商—协同落实—跟踪优化”治理闭环,将党建引领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的服务。在社区党总支书记袁奇的民情日志上,新的诉求与解决方案仍在持续更新。“我们将把‘幸福+1’经验推广到更多领域,让每个居民都能触摸到治理温度,让党建引领的幸福果实结得更丰硕、更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