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江苏,烈日灼灼,热浪袭人,江苏各大重点工程现场依然热火朝天。建设者们以汗水诠释担当,用实干推动发展,呈现一幅幅战高温、不服“暑”的生产图景。
各重点项目科学制定高温施工方案,采取“做两头、歇中间”的错峰作业方式,避开艳阳高照,以“时间差”策略有力保障工程进度;向“新”提质,以科技创新为高温施工保驾护航,无人机巡检、智能监测系统等广泛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成为防暑降温的“新利器”。
立秋后又一轮“烤”验:汗水一遍遍浸透工装,建设者们的执着与坚守,折射出新时代劳动者的责任担当,成就经济大省发展中一幕幕动人风景。
战高温不怕“暑”,工程一线捷报频传:煤电工程作为能源“压舱石”顶峰而上,全省能源保供和绿色转型再获新进展;交通、城建、水利等各类重大项目锚定计划,稳中有序,部分节点目标提前高效完成,不仅为当前经济稳增长提供支撑,更将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报记者 倪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