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新华日报

坚定信心,走稳高质量发展之路

日期:08-28
字号:
版面:第6版: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传统产业是落后产业吗?对于这个问题,苏州本土建筑龙头企业中亿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用实践给出了答案。

打造全省首个、唯一授牌智能建造产业基地;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家、专精特新企业8家;获评ESG评级A+……由国企改制而来的中亿丰,迎着市场改革的浪潮闯出一条特色之路。无论外部环境形势如何变化,这家深耕传统行业的民营企业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连续多年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一步一个脚印,发展成为集城市建设、先进制造、科技孵化、产业金融、现代服务五大产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产业集团。

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正迎来新的机遇、更大发展空间。作为紧跟时代步伐的一分子,中亿丰秉持“建造—制造—智造”三造融合发展战略,加快投入研发资金和资源要素,以新质生产力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努力为社会和客户创造更大价值,朝着实现缔造一流城市建设运营综合服务商的企业愿景久久为功。

创新驱动

打造行业示范引领标杆

7月29日,由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主办、中亿丰承办的2025年智能建造(苏州)观摩会顺利举行,吸引了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海克斯康等活跃在建筑行业产学研一线代表的广泛参与。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走进由中亿丰承建的苏州市智能建造产业基地,实地了解企业在智能建造领域各类创新成果的实践应用。

作为全省首个、唯一授牌的智能建造产业基地,苏州市智能建造产业基地从建设以来便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该基地规划重点引进BIM数字设计、部品部件装备生产、建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建筑产业互联网、智慧建筑等产业,形成智能建造技术、产品及服务的“一园式”整体解决路径,致力打造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千亿级智能建造产业创新示范基地。

争创首个、锚定示范,这是中亿丰一以贯之的追求。面对企业的快速扩张、行业的高速转型以及外部环境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中亿丰深知,唯有孜孜以求的创新,才能让企业始终站在正确的发展轨道上。为此,中亿丰以企业战略需求和产业升级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推进技术攻关。

创新,首先需要过硬的平台支撑。中亿丰充分发挥自身在产业链的龙头作用,着手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生态体系。聚焦重大工程项目技术难点,中亿丰联合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成立产学研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截至目前,企业已拥有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城市地下空间智能建造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智能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各类科研平台,以及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省双创人才”领衔的专业研发团队,持续为企业科技攻关和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通过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研究,中亿丰积累了丰富的科技成果。走进企业展示馆,荣誉墙上的专利和奖状令人目不暇接。数据显示,企业已累计获得1000余项国家授权专利,主参编国家、行业及各类团体标准60余项,支撑多项重大工程实施,并荣获全国质量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等各类部省市级科技奖百余项。

创新驱动,带来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如今的中亿丰,正打造以“大土木”业务为核心,以“工程总包、专业协同、全面履约、优质运营”为主要特征,集建造商、运营商和投资商于一体的建造服务平台,构建项目投资、设计、施工、运营全产业链优势。

依托数字技术赋能,中亿丰还实现了建筑全生命周期智能化升级,深化多场景数智化应用,加强智能建造标杆项目复制推广,加快智能建造产业园建设,培育建筑业与数字化融合发展新模式。企业以自身为载体,打造的首个F+R+M+EPC+O项目——中亿丰未来数字产业园,已经成为部分行业来苏考察交流的首选点位。中亿丰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来讲述自己的产业协同能力,坚定地走在转型发展的奋进之路上。

精益求精

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

这段时间,“苏超”联赛成为绝对的顶流,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苏超”的主要场馆之一苏州市体育中心,是由中亿丰全程参与建设的。从上世纪90年代的新建,到2024年的改扩建更新完成,中亿丰让这座承载苏州百姓20余年记忆的城市地标,以全新的面貌重回大众视野。场内四万座椅焕然一新,场外新增人行天桥优化交通流线,下沉式广场结合景观绿化,打造市民休闲娱乐新空间……改造后的苏州市体育中心不仅能满足高水平专业赛事需求,更能承载广大市民的日常文体生活,通过硬件升级与功能重构,蜕变成为驱动全民健身、赛事经济、文化消费的“城市活力心脏”。

此外,由中亿丰自主建设运营的姑苏区首个青年社区——艺嘉,最近也成为了人气网红打卡点。这个前身是企业办公场所的场地,被改造成集运动交友、住宿餐饮、展陈互动于一体的综合类社区,吸引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选择在这里入住,开启苏式生活的第一站。

“今天,很多人再认识中亿丰,可能是通过山塘雕花楼的修复、十全街的改造,也可能是蠡塘河两岸的景观绿化、阳澄湖仓坊的活化利用,以匠心打造精品工程的中亿丰,持续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城市贡献着力量。”中亿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宫长义表示,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企业也在迭代升级,不变的是乐业安居的企业使命和召之即到的企业责任。中亿丰始终聚焦人与城的和合共进,也正是因为坚守这样的理念,企业才一步步从单一聚焦建筑加固,向建筑全生命周期建设转型,成长为具备提供城市建筑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的投、建、运、营一体化的综合性产业集团。

中亿丰的匠心,最直观体现在“好房子”的建造上。在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今天,“好房子”既是人们所向往的理想居所,亦是对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今年全国两会,“好房子”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备受瞩目的关键词。中亿丰积极响应,通过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集成应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低碳技术、新型建造技术赋能“好房子”建设,探索建成更加多元化高品质的住房产品,推动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的加快迈进。

来到位于苏州市相城区渭塘镇的忆丰园项目,仿佛置身江南园林,作为中亿丰践行“好房子”理念、构建“好房子”体系的开山之作,这里的一栏一瓦、一墙一顶,每处细节都承载着“好房子”的深层逻辑——数控技术雕刻仿木纹饰,兼具视觉精致感与材料耐久性;罗普斯金高强度铝合金代替传统木材,提炼宋代建筑元素以现代工艺再现;自主生产的防腐蚀铝合金门窗、绿色建材从源头保障品质。中亿丰在传承江南园林诗意美学的基础上,以超低能耗、智能科技打造一座未来人居范本。

“什么是好房子?健康、绿色、舒适、智慧、安全是标准。基于数十年行业技术沉淀,我们深刻理解国家、行业对于好房子的要求,打造了忆丰园,这是一个七十余年的建筑企业,在转型之路上交出的新答卷,也是我们对于安居乐业好生活的诠释。”宫长义说。

和合筑梦

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回眸中亿丰企业改制20余年的发展历程,企业以民企身份搏击市场,从最早承接单一房建业务的施工单位,到现在成长为拥有中亿丰建设、中亿丰罗普斯金、中亿丰数字科技、中亿丰物产、中亿丰文旅、中亿丰越南等境内外控股子企业的大型综合集团,日新月异的发展背后,离不开企业和合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滋养。

“和合,闪耀着东方智慧,折射出中华民族‘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价值观,中亿丰将‘和合’奉为事业长青的成功密码。”宫长义说,企业始终以“党建铸魂、和合筑梦”为核心,坚定党建引领,秉承传统和合智慧,源源不断输出创新发展实践成果,提供企业发展样板。

编制ESG责任报告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中亿丰公开公示公司治理与管理、员工关爱、民族团结、公益捐赠行动等内容,始终坚持自身发展与感恩社会、回馈大众共前行。在产业发展上,中亿丰绿色低碳行动成效显著,研发生产再生混凝土、再生沥青等绿色建材产品,以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智慧管理平台推进建造与制造产业控碳、减碳,形成绿色低碳产业集群,罗普斯金等成员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江苏省绿色发展领军企业、苏州市ESG社会责任领军企业等称号;在民族团结上,企业结合自身资源发展文旅产业,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促“三交”政策在苏州的实践,围绕“乡村经济”“城市换新”以及文化旅游等项目孵化,探索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休闲生活方式,以文化旅游产业促进经济持续释放活力。

以高质量产品与服务回馈社会,中亿丰还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8月6日,中亿丰罗普斯金门窗南非项目首批产品发货仪式在中亿丰制造产业园举行,产品采用了罗普斯金最新研发的节能环保技术,具有优异的隔音、隔热性能,完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标志着企业在全球化发展战略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近年来,中亿丰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推动企业产品与服务的国际化输出,形成国际工程承包与国际贸易双轮驱动的格局,国际业务带动整个产业深耕“一带一路”市场,向外界擦亮了“中亿丰”国际品牌。

站在新起点,面向百年建企愿景的中亿丰,正在持续探索“中亿丰+”向更多维度、更多领域裂变,不断地细分、聚焦和再生,持续推进组织变革与重塑,在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推动企业乃至行业向智慧化、绿色化、工业化跃迁,源源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价值。有理由期待,这家坚持长期主义、利他主义的民营企业,将以更多饱含温度的行动来诠释企业社会责任与担当!

本版撰稿 陈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