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区:三维发力推进移风易俗 全民参与点亮文明乡风
日期:08-27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近年来,连云港市赣榆区大力实施移风易俗综合治理专项行动,着力推动乡风、家风、民风培根塑形、持续转变,有效助力基层治理固本强基。
婚丧嫁娶“除陋习”,文明乡风“稳扎根”
在柘汪镇西棘荡村,村民操办红白喜事有了新场地——新风餐厅。“白事每桌补贴200元,红事每桌补贴300元。”村民们算起了“经济账”:该餐厅每年能为全村节省约40万元开支,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的旧风气一去不返。
婚丧嫁娶本是人生大事,但高价彩礼、薄养厚葬等陋习,不仅加重了群众负担,也影响了社会风气。赣榆区精准发力,打出移风易俗“组合拳”:针对高价彩礼,组建18支公益红娘志愿服务队,搭建“公益相亲+喜事新办”平台,开展102场次公益服务,促成32对新人喜结连理;在群众操办丧事时,村“两委”干部主动上门“三服务”,全程引导文明治丧;推进殡葬改革,建成21个公益性公墓、79984个公益墓穴,减轻群众经济负担。
成效有目共睹。2025年以来,赣榆区婚嫁成本降低约30%,文明治丧率提升超80%,柘汪镇西棘荡村“新风餐厅”工作经验入选省精神文明工作简报。如今,赣榆的乡村风貌焕然一新。
宣传创新“开新路”,文明理念“广传播”
墩尚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时常飘出悠扬的歌声,志愿者们正在精心排练原创歌曲《文明新风伴我行》,准备将移风易俗的动人旋律唱进千家万户。宣传是移风易俗的“先手棋”,赣榆区积极探索创新,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体系,让文明新风吹遍每个角落。
例如,区文明办联合区民政局等部门精心策划了“为爱减负 幸福加倍”集体婚礼,以简约温馨的形式传递文明婚恋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设了“榆见文明大讲堂”,100余场宣讲运用顺口溜、快板、小品、情景剧等多元形式,将新风故事讲得生动有趣;推出“新风小剧场”,以网络短剧形式编演16期群众身边的新风故事,让文明理念“云”上传播。
各乡镇同样亮点频出。沙河镇活化非遗资源,创作苏北琴书《移风易俗“唱”新风》;青口镇组建“渔家号子”展演队,将新风唱词融入表演;塔山镇结合春节“城门挂春联”活动,举办“新风良俗博览会”,让文明理念层层传递、深入人心。
典型示范“引方向”,文明新风“结硕果”
在赣榆的街头巷尾、村舍院落,文明新风正悄然浸润着每一寸乡土肌理。这背后,是典型选树机制这剂“催化剂”的持续赋能。
一方面,全区开展“百个家庭,百个家风故事”征集活动,举办“百家训·润福城”“盛世好家风”等家庭文明展示活动,让家风可触可感。各级好人模范、文明家庭代表走进道德讲堂,用亲身经历讲述传承优良家风、践行文明新风的动人篇章,让群众在身边故事中感受文明力量,激发见贤思齐的内生动力。目前,此类活动已累计开展85场,覆盖城乡各个角落。
另一方面,各村推选出160户文明家庭,在典型示范下,越来越多的家庭踊跃参与文明创建,从家庭“小细胞”汇聚起全社会弘扬新风的磅礴力量,推动移风易俗在赣榆落地生根、繁花满枝。 王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