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学思
乡村是重要的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搞活农村流通,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作用。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乡村作为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
近年来,我市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不断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完善消费市场体系建设、畅通城乡流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消费,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增加优质供给 激发消费潜能
秋分时节,在大西桥镇蔬菜产业园的蔬菜育苗大棚内,品类繁多的蔬菜苗茁壮生长,园区内大葱、辣椒、韭黄、茄子等十余种蔬菜正新鲜上市……
“我们培育10多种适合秋种的蔬菜苗,能满足种植户订单需求。”贵州良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蒋学辉说,公司在园区投资建基地,每年科学选育优质蔬菜苗达5000万株。
在获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的安顺市西秀区狗场屯为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农业经纪人程杰忙着指导工人收购、分拣蔬菜,他说:“园区蔬菜集中上市后,我们每隔一天就要将10吨左右的蔬菜发往广东虎门。”
今年,程杰不仅带头在园区种植辣椒、山药,还通过“订单种植”直接带动上百户村民种植辣椒,间接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蔬菜、山药上千亩。
大西桥镇蔬菜产业园是西秀区现代高效蔬菜产业示范园区的核心区,有平坦且连片土地面积近3万亩,覆盖该镇5个行政村,也是当地蔬菜集中种植区。
“今年以来,全镇累计完成蔬菜种植约3.5万亩次,实现了育苗、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现已培育、引进蔬菜产、加、销类企业(合作社)10余家,有蔬菜种植大户百余户……”大西桥镇农服中心负责人吴林富介绍道。
大西桥镇蔬菜产业的发展,只是我市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强化优质农产品供给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强化优质农产品供给,进一步激发农村消费潜能。
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8.7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其中,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0%、6.4%、7.4%、27.9%;“四肉”产量9.86万吨,同比增长4.6%;水产品产量9427吨,同比增长5.53%。
完善市场体系 优化消费生态
构建完整的消费市场体系,是推动农村消费不断扩容升级的关键。
近年来,我市进一步推动县域流通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加强市场体系、流通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农村消费生态。
(下转2版)
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