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安顺日报

释放气象数据要素价值 推动气候生态价值转化

日期:09-23
字号:
版面:第07版:特别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气象旅游发展的成效与前景,取决于气候生态产品的有效供给与价值实现。

安顺气象部门聚焦“气象+”,持续释放气象数据要素价值,使安顺优质的气候、生态资源在旅游领域获得更高的产品价值。

在气候赋能业态创新方面,安顺以气象数据赋能,开发“气象+避暑”产品线,依托凉爽气候推出“夏夜经济”,避暑旅居游持续火爆;在虹山湖、娄湖等“海绵公园”布局康养步道、生态民宿,吸引“候鸟游客”购房旅居,助推康养旅游稳定提升。

在气象融入旅游新业态方面,今年8月省气象学会发布气候康养与避暑旅游线路,我市成功纳入“黔中凉韵·喀斯特山水避暑环线”和“黔南凉途·秘境寻踪线”两条线路,必将进一步助推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安顺气象部门正结合气象数据,挖掘气象景观资源,开发黄果树“观彩虹”、格凸河“观神光”、坝陵河“观云海”等特色气象景观路线,将气候现象转化为旅游吸引力。

在避暑经济产业链拉动下,安顺旅游、房产、消费市场渐入佳境。2024年安顺全年外销商品房4319套,同比增长41%;民宿入住率达100%,过夜游客同比增15.96%。今年上半年,全市旅游人数、过夜游客分别达到3280.84万、286.37万,分别增长12.2%、12%,旅游总收入320.83亿元,增长11.5%。

下一步,安顺气象部门将牢牢把握多重角色定位,聚焦“两城三基地”建设,推动《安顺市气象防灾减灾管理办法》《安顺市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办法》立法,《“21℃的城市”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方案》实施等加持赋能,通过对安全兜底、IP增值、科技赋能和生态优化的四重气象赋能,将安顺气候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开展“气象数据要素×”行动,探索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断健全旅游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将“21℃的城市”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知、可消费的旅游价值,实现气象从“幕后数据”到“IP引擎”不断跨越,助推气候旅游、气候康养、气候旅居等产业深度融合,为推动安顺“凉资源”向“热产业”全方位跃迁,提升安顺“世界级避暑目的地”核心竞争力持续贡献气象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