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鲁开伟
金秋时节,“丰”景如画。日前,记者走进普定县化处镇朵贝村,放眼望去,茶山层峦叠嶂,一垄垄的茶叶舒展着枝叶,工人正操作机器采收夏秋茶;车间内,制茶机器高速运转,工人们有序忙碌,浓郁、醇厚的茶香飘散在工厂车间。
据贵州哚贝古茶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代琼介绍,每年5月至10月是朵贝村夏秋茶生长期,工人每除完一次草,第二天便来到茶叶基地采茶青,加工厂里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茶青被加工成夏秋茶。
“夏秋茶通常是边除草边采茶,日常的管护主要是全人工除草,不打除草剂和农药,特别是夏秋季节要勤修剪、勤除草,”代琼说。
近年来,普定县积极引导茶企和茶农参与夏秋茶开发生产,延长茶叶产业链,让生态茶产业持续释放经济效益。
在贵州省茗之源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普定县城的茶叶销售门店,店员正在打包、核对线上的夏秋茶订单。该合作社负责人姚春雷告诉记者,合作社的产品主要有绿茶、红茶、白茶等10多个产品系列,近两年来夏秋茶产品也逐步增多。
“以前只采春茶,夏秋茶没尝试过,在广州市花都区与普定县两地建立结对协作关系下得到了广州相关的技术支持,近几年已经在采摘夏秋茶茶青并制作成红茶销售。”姚春雷说。
据了解,普定县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规划先行、市场运营”的工作思路,围绕“朵贝茶”原产地核心区、白茶种植区以及优质绿茶产业区,重点打造“穿洞-玉秀-化处、坪上-鸡场-马场”连线产业带以及完善猫洞连片茶产业园;在巩固原有茶园的基础上,重点实施茶园提质增效,逐步实现全县茶产业扩面、增效的预期目标。
“夏秋茶的生产不仅让茶园产出更好的价值,还拓宽了茶农增收的渠道,让绿色产业持续释放‘红利’。”普定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光禄告诉记者。
以茶兴业、以茶兴县。近年来,普定县立足资源优势,将茶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依托“朵贝茶”品牌,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茶园建设,积极做好茶产业延链补链,推动茶产业农文旅融合,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之路。2024年,全县采摘鲜叶6279.04吨,加工干茶1569.76吨,实现产值2.36亿元,茶产业成为县域支柱产业之一。而“夏秋茶”的生产、销售,也正在逐步地扩大,今年,全县已生产夏秋茶1200吨,预计全年可生产1600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