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刺梨变“黄金” “野果果”带出亿元大产业
日期:09-23
□本报记者 唐琪
秋风掠过贵州安顺的连绵群山,9月18日,安顺经开区的万亩金刺梨种植基地一派丰收在望的喜悦,阳光洒向缀满枝头的累累硕果,也照亮了农户们喜悦的笑颜。
“你看这个金刺梨果实,个个饱满匀称!”有着近10年金刺梨种植经验的老农户胡得文指着枝头的金刺梨笑着告诉记者,农技人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提高种植管理水平。自己种植的30多亩金刺梨今年10月就要迎来丰收,依托贵州师范大学山地金刺梨机械化收获试验示范基地进行采收后,将送往安顺经开区双阳产业园的贵州天赐贵宝食品有限公司,预计鲜果亩产近千斤,参考去年收购价计算,单项收入就能达到10余万元。
枝头的果实沉甸甸的,不仅承载着农户们一年的期盼,更托举起乡村振兴的希望。金刺梨,这个曾经生长在山野间的“野果子”,如今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也成为了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优势产业。
在贵州天赐贵宝食品有限公司的园区里,同样是一派丰收景象。该企业自建的刺梨种植基地里,金黄色的果实与现代化的厂房相辉映。“这些10年前种下的金刺梨苗,如今已硕果累累、连片丰收。”该公司董事长闫福泉感慨道,公司从鲜果收购到深加工,开发出刺梨汁、刺梨干等多种产品,既稳住了农户的销路,也让金刺梨走出了大山。
作为年产值近亿元的省级林业龙头企业,该公司正积极拓展科技赋能二期金刺梨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建成后,将达年10万吨金刺梨处理能力,可实现产值20亿至50亿元,辐射带动就业500人,惠及10万农户。
近年来,安顺经开区抢抓机遇,选准“安顺独有、全国唯一”的金刺梨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以一产保障二产深加工原材料,同时催生三产,通过绿色发展、科技驱动、延链补链走出一条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子。
在安顺经开区,一个个种满金刺梨的山坳正在变成“聚宝盆”。通过创新工作思路,引进企业流转荒山,盘活大量闲置土地,截至2024年底,全区种植面积达3.25万亩,培育金刺梨深加工企业5家。
安顺经开区农林牧水局林业科负责人苏若成告诉记者,从种植、生产、研发到销售的金刺梨产业链逐步形成,辖区企业年鲜果加工能力达1万吨,开发出金刺梨汁、刺梨酒、金刺梨干、果冻、糕糖等4大类30余种产品,注册了15个特色品牌,形成了完整的产品矩阵,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2亿元,并将辖区多个景点串联,赋予金刺梨元素,打造集民宿、研学康养、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生态旅游精品路线,推进金刺梨产业农文旅商深度融合发展。
金刺梨产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增长,更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随着产业链不断完善,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这个安顺独有的“金果果”,正逐渐成为区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