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安顺日报

2.9万亩水稻迎丰收

日期:09-18
字号:
版面:第05版: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收割机在田间作业

□本报记者 姚福进 文/图

9月16日,记者走进紫云自治县火花镇懂桑村的农家田坝,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金灿灿的稻浪,稻穗饱满,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稻香。

稻田里,几台收割机来回穿梭,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将一簇簇稻穗吸入“腹中”,收割、脱粒、粉碎秸秆等工序一气呵成。每隔两分钟,收割机便开到田边,将输送稻谷的管道伸到机耕道上方,几位村民迅速将袋子套在管道口,稻谷便源源不断地流入袋中。

村民韦连吉种植了8亩水稻,3台收割机一会儿工夫便收割完毕,只留下一排排整齐的收割痕迹,机耕道上整齐堆放着一袋袋稻谷。“收割机每亩收费150元,比传统收割省时省力。”韦连吉说,今年风调雨顺,水稻长势好,除留足自家食用外,其余将拿去出售。

为农户收割水稻的李冉介绍,她家有3台收割机,已在火花镇帮农户收割水稻三四年,每亩收费150元,既增加了自家收入,也帮了种植户的忙。

在另一边的平寨村,趁着天气晴好,种植大户韦小朵正抓紧收割自家的50亩水稻。“今年新米已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了4000多斤。”韦小朵算了一笔账:他种植的生态大米每亩可收获900斤干谷子,100斤干谷子可加工出65斤大米。大米线上售价6元1斤,线下5元1斤,亩产值达3000元,扣除土地流转费、肥料、种子、人工等成本1200元,仍有可观利润。

火花镇党委书记胡伟介绍,近年来,火花镇依托低热河谷气候、肥沃良田和充足水源,推行稻菜轮作,引导群众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打造“火花香米”品牌。今年,全镇共种植水稻2.9万亩,目前每天有20多台收割机在各村稻田里忙碌作业,确保颗粒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