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倩 王思源 高智/文 唐国栋/图
山雄岭耸,危崖若剑,万峰叠青黛。
河静波轻,柔漪如绸,一水映翠岚。
安顺市关岭自治县花江镇与黔西南州贞丰县交界处,发源于乌蒙山脉的北盘江如同一条蜿蜒巨龙,在崇山峻岭中奔腾不息。
群山壑谷间,铁索桥、石拱桥、悬索桥横跨江面,飞架两岸,四座不同时期、不同规格、不同建造工艺的桥梁如同百余年时代变迁的见证者,在涛声依旧中诉说过往,迎新未来。
——花江铁索桥:经历百年风雨“文物桥”。清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贵州提督蒋宗汉筹款修建,桥长71.5米,宽3米,用14根粗大铁链拴扣在两岸石孔内,其上铺数百块木板作桥面,两侧扶栏同样用铁链扣于两岸,是古代过往客商进入黔西南、桂西北、滇东南的要津,如今成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花江大桥:造福两地群众“希望桥”。1961年,政府开始修建210省道(现已改为214省道),在花江铁索桥下游10余里处修建花江大桥,桥梁结构为石板拱,全长94.5米,是到四川、云南、广西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当地第一座可以通行大型载重汽车的公路桥。当时,每天南来北往的车辆络绎不绝,花江镇也因此变得格外繁荣,山里的农产品终于能走出大山,外面的生产生活用品也能运进山里,周边村寨男女老少把花江大桥亲切称为“希望桥”。
——北盘江大桥:促进区域发展“致富桥”。随着关岭到兴义高等级公路的修建,北盘江大桥于2003年建成通车,桥长388米,距离水面486米,是我国首座采用双向预应力砼加劲板梁设计的特大型桥梁。建成时是同类桥梁中的中国第一,亚洲第二,也是连通关岭与贞丰的首座“世界级大桥”,极大缓解了安顺市和黔西南州境内其他干线公路的交通压力,并对公路所经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周边群众发展农业产业不断增收,愉快地称这座世界级大桥为“致富桥”。
——花江峡谷大桥:奔向美好时代“幸福桥”。花江峡谷大桥为钢桁梁悬索桥,是六安高速的主要控制性工程。大桥全长2890米、主桥跨径1420米、桥面距水面高625米,无论横向跨度还是纵向高度,皆为世界第一。大桥建成通车后,两岸通行时间将从2小时压缩至2分钟。中国基建再创工程奇迹,两岸百姓生活也将焕发新的生机。
从花江铁索桥、花江大桥、北盘江大桥到花江峡谷大桥,
百年咏叹,四桥更迭,深山峡谷为何一定要不断跨越?
铁索摇曳,告别渡江之艰
关岭自治县花江镇峡谷村,年逾九旬的老党员廖永富搭上村支书的车,准备到县城看望家人,购置生活用品。
车过花江峡谷,横亘水面的四座不同年代修建的不同材质的桥,勾起了这位老人的回忆。“日子过得真快,我们的生活也像这北盘江上的桥,变得越来越好。”
“吃得好、住得好、交通好”,廖永富笑称现在生活有“三好”,归根到底是党的领导好、党的政策好、党的干部好。
从十七八岁坐上军车到云南入伍,到回乡务农看大桥不断更迭,廖永富亲历了花江镇从阻隔到联通、从闭塞到开放的全过程。
在江对岸的贞丰县小花江村,七十岁老人罗金荣已在铁索桥头经营了几十年的小买卖。
“小时候走铁索桥,一摇一晃,心里发慌,桥用木板铺做桥面,踩在上面吱嘎作响,牵着牛马驮货物过江,一不小心,就会跌入江中。”罗金荣仍清晰记得少年时过桥的情景。
2008年,北盘江水位上升,花江铁索桥被淹,而后迁移保护工程几经议定,于2012年在原址上游的300米处复建该桥,桥长116米,桥面宽2.4米,设计为现代工艺索桥结构,镀锌钢丝绳,原桥的承载铁链作为文物置于桥面两侧,每侧各4根。
在新建花江铁索桥岸边的六角亭里,罗金荣与女儿正在小摊前忙碌,不少游客经过都会停下来歇歇脚,买些小吃、饮料。
“现在大峡谷变成了景区,建起了新的铁索桥,桥变稳当了,游客变多了,生意越来越好,日子也越过越红火。”罗金荣告诉记者,平日里每天能挣200多元,一到节假日能翻上好几番。
从青年到暮年,从老桥到新桥,罗金荣见证了铁索桥的“新生”,铁索桥也伴随了他的一生。
从有桥盼有新桥,从晃悠铁桥盼稳定石桥,峡谷沿岸村民的梦想成真为何能一直续新?
石拱跨越,开启希望之路
新中国刚成立时,花江大峡谷之上仅有一座花江铁索桥,每逢汛期江水一涨,人畜无法过桥,沿河两岸村民只能望江兴叹。
建桥,成了两岸群众心中的期盼。
1961年,随着210省道的修建,在花江铁索桥下游10余里处兴建了花江大桥,桥梁结构为石板拱,全长为94.5米,是到四川、云南、广西的重要交通枢纽。
(下转3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建成了交通大国,正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贵州多山,深邃险峻,峡谷纵横。四座不同时期的桥梁在北盘江的滔滔江水之上“接力长跑”,百年跨越,通达四方。如今,“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花江峡谷大桥即将通车,一座高耸入云的工程奇迹,以世界最高跨度,托起了山河坦途、民生梦想。这是连接困顿与希望之桥,每一道车痕都给予峡谷村民走出大山的坚韧和勇气;这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之桥,每一盏灯火都闪烁着峡谷两岸群众焕新生活的温度和期盼;这是连接山村与世界之桥,每一次跨越都在天堑之上铺就通途,让古老的峡谷奔腾着时代的回响与世界的目光。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