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安顺日报

文明乡村焕新颜

日期:09-12
字号:
版面:第05版: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李超然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伴随着清脆的鸣笛声,镇宁自治县的6路公交车便从干净整洁的乡村公路缓缓驶入宁西街道果寨村,两旁大片青黄相接的稻田映入眼帘,一个个农家小院简朴而又雅致。

“以前,哪里敢想村里会有公交车出行。一条3米左右的通村路,每天只有一班大巴车,路两旁到处是生活垃圾和家畜粪便。”果寨村村民王进芬回忆道,那时,村中不仅交通、居住环境不如人意,滥办酒席和矛盾纠纷也时有发生。

变化始于2017年。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果寨村开始美化提升乡村环境。召开院坝会、群众会动员村民,党员干部带头维护房前屋后卫生;组织志愿服务队,定期为村中留守未成年人、独居老人等整理环境卫生;完善垃圾桶、垃圾转运箱等基础设施,并利用公益性岗位常态化维护村庄环境,同时定期开展家庭卫生示范户评选,形成赶超氛围。

“村两委还积极宣传动员群众将家禽家畜散养变为圈养,每周进行一次村居环境大扫除,清理农作物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并利用赶集日和学校宣传动员村民不断提高环境卫生意识。”果寨村村委会副主任杨春花介绍道。

不光是人居环境得到改善,一度最让村民头疼的滥办酒席和矛盾纠纷,也早已成为“过去式”。

果寨村党支部书记张军介绍,近年来,在充分征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对婚丧嫁娶酒席的彩礼、礼金、桌数进行明确规范,杜绝铺张浪费。于2022年启用积分超市,以文明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的方式激发村民移风易俗的积极性,利用村规民约激励尊老爱幼、好人好事、遵纪守法等行为。同时,吸纳有威望的村民组成志愿服务队,调解村民矛盾纠纷,并以网格化管理收集村民意见和建议,提高村民自治能力。

村民潘忠祥说:“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讲文明、爱卫生,偶尔有乱扔垃圾等行为,村民们也会自发进行劝导。矛盾纠纷少了许多,人情往来更是减轻了一大笔负担!”

在乡村文化方面,作为一个千年古寨,果寨村至今还保留着一支40余人的地戏队伍,演绎金戈铁马的故事与家国情怀。此外,每逢端午、重阳、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村中还会举办包粽子、文艺汇演等活动,增强村民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2020年,果寨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近年来,通过充分调研,果寨村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种植了1200亩蜂糖李、500亩小黄姜,实现1500亩油菜与水稻轮作,产业路径不断拓宽。

从环境“焕新”到风气“塑形”,从文化“铸魂”到产业“赋能”,果寨村正将文明底色不断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