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屯河系统治理和海绵化改造见成效
日期:09-10
小屯河河岸的生态驳岸和透水步道 □本报记者 周雪 文/图
流经安顺经开区的小屯河,一头关联着沿岸村庄的生产生活,一头系着龙宫上游的水系生态,经过系统治理与海绵化改造,这条曾让村民忧心的河道,已成为守护一方安澜、滋养两岸的“安心河”。
“过去每到雨季,小屯河因河道狭窄、堤岸低矮,常出现漫溢现象,雨量大时,周边农田也会被淹没。”安顺经开区住建局建设科工作人员黄鑫说。
随着安顺入选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小屯河治理迎来了契机。2023年10月,安顺经开区启动小屯河治理工程。
据了解,该工程起点位于宋旗镇破木村,终点位于杨家桥水库,共分为三个河段,总长度3.553千米。治理前,除了雨季淹田的问题,河道还存在过流断面不足、无防汛抢险通道等水安全隐患。
黄鑫介绍道,施工过程中,对全河段进行彻底清淤,清除河底淤泥、杂物。按规划扩宽河道,使河道行洪断面扩大,确保达到城区防洪标准。在生态驳岸建设上,河岸两侧设置植草沟,内部种植耐水植物,能有效减缓地表径流速度;间隔建设雨水花园,搭配水生植物,通过土壤过滤、植物吸收等作用净化雨水。同时,同步建设的透水步道采用透水砖铺设,能快速下渗雨水,不仅方便村民出行,更打通了上下游水系的联通脉络。
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在小屯河改造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一系列生态化措施,让河道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 “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黄鑫说:“经过海绵化改造后,小屯河的水质得到了明显净化提升,部分处理后的水还能用于农田灌溉。”
“以前一下大雨,河水就猛涨,眼看着庄稼被淹,心里急却没办法。现在不一样了,河道拓宽了,堤坝也加固了,前两个月下大雨我家的农田也没有被淹。”破木村村民陈刚说道。
从“忧水河”到“安心河”,小屯河的蜕变不仅破解了水安全难题,更以海绵城市建设为支点,为安顺经开区的生态改善与民生福祉写下了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