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安顺日报

围绕“四新” 主攻“四化”

日期:09-01
字号:
版面:第07版: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红芯红薯抢“鲜”上市 种植务工双增收

□本报记者 姚福进

初秋时节,薯香四溢。8月28日,紫云自治县五峰街道中心村的红芯红薯种植基地里一派繁忙,种植户陈勇正组织10余名村民加紧挖收,抢占早市先机,确保新鲜红薯及时销往市场。

“这批红薯是5月栽种的,现已成熟采收,品相上乘,精品果占比达80%,很受客户青睐。”陈勇介绍,今年他推行“早育苗、早栽种、早采收”模式,第一批红薯早在上周就已开挖,最早一批从栽种到采收仅用87天。凭借稳定的销售渠道,陈勇的红薯实现线上线下“双线发力”——线上依托网络平台拓宽销路,线下依靠多年积累的老客户保障供应,当前售价达8元每斤,实现当天挖收、当天外运销售。

“在家门口挖红薯,每天干8小时,能挣100元补贴家用。”中心村村民李关芬笑着说,参与红薯采收,既能助力种植户抢占早市、增加收入,自己也能在农忙时节就近务工,实现“务工增收、互助双赢”。

作为中心村红芯红薯种植大户,陈勇不仅利用自家承包地种植,还通过土地流转整合周边村民土地,今年共种植红芯红薯100亩,目前首批红薯已成熟上市,正依托早市行情销售。

五峰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班庶华介绍,今年街道采用“大户带动+农户分散”模式发展红芯红薯产业,总面积达2000亩。当前,早种红薯已陆续进入采收期,各种植户正抢抓市场机遇,全力推进采收销售工作。

在白石岩乡干水井村的红芯红薯种植基地,村民们分工协作,翻挖、去泥、分拣、装箱、搬运等工序有条不紊。

村民高明花说,在基地务工每天能挣100元,不仅能补贴家用,还能减轻子女负担,日子过得很踏实。

“当前采收的是今年第一批红薯,趁着市场供应少,我们抓紧抢收抢占市场。”白石岩乡人大主席李树贤介绍,目前白石岩红薯线上售价达10元每斤,线下售价8元每斤,市场反响良好。

在白石岩乡农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的红芯红薯分选销售点,公司负责人王应江正通过网络直播推广销售,近期订单量持续增长,最多时一天能接到1000多单,每单重量5至10斤不等,实现“当天接单、当天发货”,确保消费者及时品尝到新鲜红薯。

李树贤说:“今年白石岩乡共种植红芯红薯6000亩,其中乡级平台公司示范种植800亩,剩余面积由村级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种植。目前全乡400亩早熟红薯已进入采收期,乡级平台公司及种植大户正有序推进采收工作,全力提升产业收益。”

近年来,紫云自治县持续做强做优红芯红薯产业,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成功带动2家种植公司、10余家村级合作社及40户种植大户参与产业发展。今年全县红芯红薯种植面积达4.2万亩,销售端采用“线下推广+线上赋能”双轨模式,线下产品主要销往贵阳、安顺及广州、深圳等城市;线上则依托京东、1号店、淘宝、黔邮乡情、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平台拓宽销路。红芯红薯产业不仅让种植户获得稳定收益,更带动周边群众实现就近务工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