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安顺日报

让游客从旅游到“安家”

日期:08-29
字号:
版面:第05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陈思雯

“我在安顺有房,每年夏季我都会回到安顺避暑。这里的气候凉爽宜人,生活环境也很舒适,非常适合养老,夏天我就是个‘安顺人’。”65岁的湖南怀化游客黄英明,自四年前到安顺旅游,就深深爱上了安顺,索性在安顺经开区买了一套旅居住房。

近年来,安顺用好丰富文旅资源,多举措持续加大避暑旅居宣传力度,用凉爽舒适的21℃夏天、满目苍翠的山水画卷、韵味悠长的多彩文化、无处不在的暖心服务打造五湖四海的游客心中避暑旅居目的地。

在西秀区苗岭屯堡的养心民宿,凉爽的微风不时拂过,来自江西南昌的姜女士正和好友在民宿庭院里聊天。

“南昌太热了,我和朋友就想着出来避暑旅游,看到安顺的宣传,让我们很动心。”姜女士向记者说起来到安顺的缘由不由赞叹,“21℃的安顺,果然没让人失望。”

“我们重庆也是火炉,所以一来安顺我就不想走,这里气候太巴适咯!”一旁来自重庆的陈阿姨接过话,和记者说到,她已经带着一家七口人在安顺住了一个月了。

安顺的魅力,远不止于气候。这里山水如画、文化深厚,悄悄留住了游人的心。

在屯堡文化氛围浓厚的平坝区天龙屯堡景区,来自广州的退休教师朱政平第一次通过社交平台“种草”而来。

“看到地戏表演,我被深深地吸引了,比网上宣传的更让人震撼。演员们戴着精美的面具,唱腔激昂,动作豪迈,演绎着历史传奇,让我更进一步感受到屯堡文化的独特魅力。”朱政平告诉记者,“来之前做了很多攻略,听说‘天龙屯堡’被誉为‘石头的王国’,在景区游览了一番后,看见这石板路、石头的房子等独特景观风貌,果然名不虚传。”

“这次旅行让我对安顺这座城市充满了热爱,这次我和同行伙伴都延长居住时间,明年也会带更多朋友再来安顺。”朱政平说。

更让这群避暑旅居客感到温暖的,是这座城市为他们所做的细微改变。

安顺经开区杨湖山水的业主,来自湖南怀化的80岁老人刘萍也是安顺避暑旅居的常客,采访时她满带笑意地告诉记者:“住在这里真的很舒心,这份舒心不仅体现在气候上,更是体现在这里的服务上。”

刘萍笑着说居住在这自己“比上班还忙”。小区里有业主食堂,解决了吃饭问题;有合唱团,她每周一至周五都要参加排练;物业和街道还常组织文艺汇演、非遗体验、邻里茶话会等等。

“在这里住着蛮‘熨帖’嘞!”她用了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词,形容这份被精准照顾到的暖心。

一句“巴适”,是游客对安顺气候的赞美;一句“熨帖”,是对安顺服务最好的评价;而一句“我是安顺人”,则是这群“新市民”对这座城市的最高认可。如今的安顺,用凉爽的气候引来八方客,更用真诚的服务、深厚的文化、用心的细节,把客人留下来,变成“自己人”,变成“新市民”,变成愿年年来、整年住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