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婷婷
近年来,文博热持续“破圈”,博物馆逐渐成为外地游客了解城市历史的“第一站”,游客可以从博物馆的展览展示、建筑空间中,感受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这个暑假,安顺市各大博物馆人气爆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通过领略历史之韵、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魂,知晓一座城的古往今来。
近期,来自江苏省泰州市的青少年王斯钰与30名同伴来到安顺市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依次参观“生命洪荒”“远古人类”“文明章华”“边地风华”“大明屯堡”“滇黔重镇”六个单元,顺着文物脉络了解安顺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
同学们在文物前驻足观赏,感受着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王斯钰开心地说:“安顺市博物馆的文物和历史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去后,我要和同学分享在这里听到的故事。”
作为安顺市对外文化交流传播和展示历史文脉的重要窗口,安顺市博物馆通过创新展陈方式、推出特色展览、开设特色课堂、传承非遗技艺等方式,不断加强文物价值挖掘阐释,吸引了更多公众来此感受文化魅力和教育力量。同时,馆内运用高清动态视频、多媒体显示屏循环播放屯堡文化、少数民族风情等宣传片,增强互动性,实现“文物+科技”深度融合,吸引游客进一步探索安顺全域文旅资源。
安顺市博物馆馆长张凌介绍:“我们基本上是一个月进行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包括蜡染、木雕等。博物馆在今年暑假高峰期,平均每天接待人数达到300至400人左右。此外,每天下午3点都会对来博物馆的游客,提供免费的讲解。”
除了历史文化类博物馆,科普类博物馆成为了暑期研学和亲子游的热门选择。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位于黄果树旅游区坝陵河大桥旁的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是集桥梁科普、工程体验、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研学平台。在这里,游客可以通过观察桥梁结构、参与互动体验,直观感受工程技术的魅力。
在位于关岭自治县新铺镇的关岭地质公园博物馆,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古生物化石的神秘,还能体验化石挖掘项目。
记者在化石挖掘区看到,大人和孩子们化身“考古学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手持地质锤,小心翼翼地敲击石块,仔细寻找来自2亿年前的远古密码,在探索中学习丰富的地质知识。
来自四川的游客赵七七开心地说:“我前一天晚上就已经做好挖掘攻略了,今天一来就挖到了海百合的茎和一堆海百合的根组,体验感太棒了。”
据了解,安顺现有10个国有博物馆,还有天台山地戏博物馆、安顺市平坝区博物馆、安顺屯堡文化博物馆等,为游客旅途增添光彩。从历史文化到科技科普,从静态展览到互动体验,安顺的博物馆群以丰富多样的形式,为游客的旅途增添文化色彩,也让“博物馆研学”成为游客最喜欢的探索安顺的打开方式之一。